⒈ 谓倚靠物体而歌。按,“倚歌覆釜之山”,犹言倚覆釜之山而歌。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於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
⒉ 谓以乐器为歌声伴奏。
引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清溪庙神》:“﹝女﹞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带,繫箜篌腰,叩之以倚歌。”
唐郑嵎《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清吴兰修《黄竹子传》:“乃更为吴声,生每擫笛倚歌,以迟声媚之。”
⒊ 古代乐歌的一种。其伴奏有鼓吹而无弦乐。按,《清商曲辞·西曲歌》中的《青阳度》、《女儿子》、《来罗》、《夜黄》等篇均为倚歌。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青阳度》解题引《古今乐录》:“凡倚歌悉用铃鼓,无弦有吹。”
依照音乐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