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接纳外族或外国降者质子的馆舍。
引《后汉书·鲜卑传》:“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綬,赤车参驾,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
李贤注:“筑馆以受降质。”
明王志坚《表异录·军旅》:“边有质馆,以居降夷。”
清夏燮《<中西纪事>后序》:“大抵住冬有期,防秋无警,降城三筑,质馆两开。”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1)(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
(2)(名)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大使~|领事~。
(3)(名)(~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
(4)(名)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
(5)(名)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从~(在私塾或别人家里教书)|他教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