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钟虡”。
⒉ 即钟虡。参见“鐘簴”。
引南朝梁江淹《空青赋》:“骋神形於鐘簴,舒恠物与雷电。”
一本作“钟簴”。 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荡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报道鐘簴不移,更言庙貌如故。”
清黄遵宪《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四用前韵》:“撼门环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
⒊ 借指社稷王朝。
引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王敦志图大寳,手移鐘簴。”
明夏完淳《讨降贼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迈五三。”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安鐘簴於震荡之后,岂曰谋身不臧?”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质,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⒋ 指钟或钟声。
引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岂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鸣者哉!”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四:“鐘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