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辨正方位。
引《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招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⒉ 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引《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自晋頠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宋朱思本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
⒊ 犹对等,平等。
引《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
胡三省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拟也,倣也。对看为望。月有弦望。 《后汉·律历志》:‘分天之中,相与为衡,谓之望。’谓月望,日月正相对,其平如衡。準望之言,义取诸此。”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