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路
(1) 山区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径
⒈ 曲折如“之”字形的道路。
引唐方干《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诗:“师在西巖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禪关。”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打黑枪的家伙……顺着‘之’字路,一会歪西,一会偏东,飞也似地往北头跑去。”
⒉ 喻曲折,不顺利。
引孙中山《说知难行易》:“凡百事情,知道了以后才去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当中必走许多之字路,经过很多的错误。”
坡路盘旋而上,曲折像「之」字形状的道路。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