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词性:成语
知行合一的解释
  • 词语解释:

    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hao86.com好工具】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 引证解释:

    ⒈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纔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 国语词典: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学说。指知与行是一事而非两截,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 成语解释

    • 【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 【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 【语法】知行合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查看更多
  • 网络解释:

    知行合一 (科学实践理论)

  •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造句
  • 1、杨老师,你不是一直教我们仁义和知行合一吗?我想为这个理想做点事情,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
  • 2、其学以存诚居敬,躬行实践为主,与王学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宗旨相同。
  • 3、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4、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
  • 查看更多
知行合一相关成语
知行合一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