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ㄓㄥˋ ㄨㄟˋ ㄓ 一ㄣ
春秋·战国(好工具hao86.com)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泛指淫靡的音乐。
指靡丽的文风。
⒈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引《礼记·乐记》:“郑衞之音,乱世之音也。”
⒉ 泛指淫靡的音乐。
引《后汉书·循吏传序》:“﹝光武﹞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衞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衞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⒊ 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引梁孝元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郑卫之音故也。”
参见“郑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2)(名)姓。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声音:~响|~乐|口~|杂~。
(2)(名)消息:佳~|~信。
(3)(名)指音节: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