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主持公道。
引《淮南子·主术训》:“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準高下。”
《南史·王镇之传》:“后为御史中丞,执正不挠,百僚惮之。”
⒉ 谓驳正,纠正。
引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上》:“臣下懦弱,莫敢执正夏侯之议。”
《隋书·骨仪传》:“时刑部尚书卫玄兼领京兆内史,颇行诡道,輒为仪所执正。”
⒊ 谓秉公处治。
引《新唐书·张镒传》:“遂执正其罪, 纵得流, 鎰贬抚州司户参军。”
《明史·唐龙传》:“吏坐狱不穷竟去者数十人, 龙独执正东山罪。”
(1)(动)拿着:~笔|~鞭。
(2)(动)执掌:~教|~事|~政。
(3)(动)坚持:~意。
(4)(动)执行:~法。
(5)(动)〈书〉捉住:战败被~。
(6)(名)凭单:回~。
(7)(名)姓。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