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径直趋赴。
引《晋书·陶回传》:“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阳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⒉ 谓径直实行下去。
引《朱子全书·孟子一》:“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
⒊ 直接下达。
引《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
⒋ 垂直向下;向下。
引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范成大《燕子坡》诗:“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塜纍,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
《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皇甫松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隻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
⒌ 下面,底下。
引唐白居易《海漫漫》诗:“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元无名氏《天净沙》:“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来到这个三叉路口,不知那条路往中山去,因此就在这枯杨直下,歇息一回。”
⒍ 谓直系下传。
引唐欧阳詹《许州送张中丞》诗:“孙吴去后无长策,谁敌留侯直下孙。”
唐欧阳詹《送郭秀才应举》诗:“并州细侯直下孙,才应秋赋怀金门。”
向下。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