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玉制的挂钩。亦为挂钩的美称。
引《楚辞·招魂》“挂曲琼些” 汉王逸注:“曲琼,玉钩也……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词:“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锁重楼。”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珠帘簌,玉鉤弯,纱窗静,緑闺闲。”
清秋瑾《风雨口号》:“啣泥燕子多情甚,小语依依傍玉钩。”
⒉ 喻新月。
引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琐窓。”
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宋张元干《花心动·七夕》词:“断云却送轻雷去,疎林外,玉鉤微吐。”
明无名氏《还带记·二郎诮裴》:“疎影荡银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钩斜掛,冰轮堕。”
⒊ 喻女人小脚。
引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套曲:“衬緗裙玉鉤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
明徐霖《绣襦记·逑叶良俦》:“掀罗幕荡玉鉤,弓鞋裙衬双凤头。”
⒋ 见“玉鉤斜”。
玉质的钩子。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1)(名)(~儿)钩子:秤~儿|钓鱼~儿|火~子。
(2)(名)(~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3)(名)(~儿)钩形符号;形状是“√”;一般是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除或删除的符号。
(4)(动)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用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
(5)(动)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
(6)(动)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
(7)(名)说数字时用来代表9。
(8)(Gō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