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尚书
尚书
拼音:shàng shū

注音:ㄕㄤˋ ㄕㄨ

结构:(上下结构)(独体结构)

尚书的解释
  • 词语解释:

    尚书Shàngshū

    (1)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书shàngshū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hao86.com好工具】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引证解释:

    ⒈ 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秦为少府属官, 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 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 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 隋代始分六部, 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 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 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 明初犹沿此制,其后废去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 清代相沿不改。

  • 国语词典:

    《书经》的别名。参见「书经」条。

  • 词语翻译:

    英语
    same as
    德语
    Gesandte (S)​
    法语
    haut fonctionnaire, ministre du gouvernement

    网络解释:

    尚书 (中国古籍)

  •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尚书》系后人伪作。
  • 尚书 (词语概念)

  • 尚书:“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指官名。
尚书造句
  • 1、冬十月甲午,贬尚书左丞薛邕为连山尉,坐赃也。
  • 2、《尚书》定位是“诗言志”,而孔子则断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载道、济世、传家。
  • 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 4、本报讯日前,明代著名三尚书之一的惠州人叶梦熊墓在惠州西湖边被重新寻出,惠州市有关部门在制定西湖规划中,已有了修复叶梦熊墓的具体规划。
  • 查看更多
尚书相关成语
尚书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