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筚路蓝缕的意思
筚路蓝缕
(1)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⒈ 亦作“篳簬篮缕”。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啟山林。”
《方言》云:‘ 楚谓凡人家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六:“故必有大刀阔斧之力,乃能收篳路蓝缕之功。”
夏衍《别桂林--<愁城记>代序》:“更有着三年来筚路蓝缕,好容易才奠定了基础的一个文化的堡垒。”
宋刘克庄《饶州新城记》:“昔之人有篳簬篮缕而造邦者,有布衣帛冠而强国者。”
筚路,以荆竹编制的柴车。筚路蓝缕指驾柴车,穿破衣,以开辟山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唐.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后比喻创造事业的艰苦。连横〈台湾通史序〉:「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也作「荜路蓝缕」、「荜露蓝蒌」、「筚路褴褛」。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示例】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近义词】荜路蓝缕、风餐露宿、寝苫枕块、栉风沐雨
【反义词】轻而易举、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语法】筚路蓝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名)〈书〉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蓬门~户|蓬~生辉。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
(1)另见〔苤蓝〕(piě·lɑ)。
(2)(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蔚~。
(3)(名)蓼蓝。
(4)(名)(Lán)姓。
(1)(名)线:千丝万~|不绝如~。
(2)(副)一条一条;详详细细:~述|条分~析。
(3)(量)用于细的东西:一~麻|一~头发|一~炊烟。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df1fe43ac9df1f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