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的意思
操之过急
(1) 办事心情急切,急于求成
⒈ 办事太急躁。
引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上》:“始也操之过急,继又失之过宽。”
毛泽东《论政策》:“但在纠正错误时,应是有步骤的,不可操之过急。”
亦作“操之过切”。 闻一多《论文艺的民主问题》:“我个人看来,目前的民主运动的确战斗性不够,也许有些老辈人认为操之过切,反而不好。”
处理事情、问题过于急躁。
如:「他做事往往求好心切,操之过急,反而得到反效果。」
【解释】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示例】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没生气,劝他不要操之过急,对作战方略要慢慢详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近义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反义词】处之泰然、措置裕如、按部就班、慢条斯理、循序渐进
【语法】操之过急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从事。
字义分解
(1)(动)抓在手里;拿:~刀|~心|~纵。
(2)(动)做(事);从事:~作|~劳|重~旧业。
(3)(动)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英语|~吴语。
(4)(动)操练:体~|工间~。
(5)(名)品行;行为:~守|~行。
(6)姓。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1)(形)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2)(动)使着急:火车快开了;他还不来;实在~人。
(3)(形)容易发怒;急躁:~性子|没说上三句话他就~了。
(4)(形)很快而且猛烈;急促:~雨|~转弯|水流很~|炮声甚~|话说得很~。
(5)(形)急迫;紧急:~事|~件。
(6)(名)紧急严重的事情:告~|救~|当务之~。
(7)(动)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公好义|~人之难(nàn)。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bf96e43ac9bf96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