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谗毁和阿谀。
引《管子·明法解》:“故诈伪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妬之人不得用其贼心,谗諛之人不得施其巧。”
唐柳宗元《杜兼对》:“人由是不苟免,而谗諛之道大息。”
宋苏辙《历代论三·王衍》:“内则谗諛以求进,外则聚敛以求售。”
⒉ 指好谗毁、阿谀之人。
引《楚辞·九章·惜往日》:“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諛而日得。”
《汉书·贾谊传》:“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⒊ 谗毁、阿谀之言。
引《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諛,而二国以危。”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