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ㄅㄨˇ 一ˊ
结构:补(左右结构)遗(半包围结构)
⒈ 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
引明郎瑛《七修类稿·弁证·文文山》:“公自书丙子正月十八日午时拜相之诗,尤为亲切,《墨谈》又据《文传》补遗,引公祭妻之文,则欧阳夫人死于公前。”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今元更为补遗如此,益叹搜奇难尽也。”鲁迅《<三闲集>序言》:“但现在又将这编在前面,作为《而已集》的补遗了。”
书籍正文还有遗漏,列在后面另加说明,称为「补遗」。或将原书遗漏的部分另作专册,也称为「补遗」。如阮元的《三家诗补遗》。
(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
(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
(3)(动)补养:滋~。
(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