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ㄘˋ ㄨˊ ㄨㄟˋ
结构:赐(左右结构)无(独体结构)畏(上下结构)
⒈ 唐、五代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唐张固《幽闲鼓吹·裴休》:“裴公休在相位,一日奏对。
引宣宗曰:‘今赐卿无畏,有何贮画言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俗説唐、五代间事,每及功臣,多云‘赐无畏’,其言甚鄙浅。予儿时闻之,每以为笑。及观韩偓《金鑾密记》云:‘面处分,自此赐无畏,兼赐金三十两。’又云:‘已曾赐无畏,卿宜凡事皆尽言。’直是鄙俚之言亦无畏。以此观之,无畏者,许之无所畏惮也。然君臣之间,乃许之无所畏惮,是何义理?必起於唐末耳。”
(1)(动)旧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给予:赏~。
(2)(名)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厚~受之有愧。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