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用“齿德”指年龄与德行。
引《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宋魏了翁《古今考》:“满千钱者升之堂上,不则退之堂下,惟商财贿,毋问齿德。”
明许自昌《水浒记·投胶》:“一方保正,喜今日共推,齿德皆尊。”
⒉ 年高德劭。
引明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予视先生犹大父行,而先生不以齿德自居。”
清方苞《万季野墓表》:“惟余不与,而季野独降齿德而与余交。”
⒊ 指年高德劭的人。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桓命於邻党中,招二三齿德来。”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五〇:“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