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ㄍㄡ ㄓㄡ ㄍㄜˊ ㄓㄜˊ
⒈ 亦作“钩輈格磔”。
⒉ 鷓鸪鸣声。
引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詰曲崎嶇路,更听鉤輈格磔声。”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鹧鸪》﹝集解﹞引孔志约曰:“鷓鴣生江南,形似母鸡,鸣云‘钩輈格磔’。”
鲁迅《热风·“以震其艰深”》:“我先前只以为‘钩輈格磔’是古人用他来形容鹧鸪的啼声,并无别的深意思。”
⒊ 形容文字的诘诎聱牙。
引李涵秋《文字感想》:“新学家薄国学为不足道,故为钩輈格磔之文,以震其艰深也。”
状声词。形容鹧鸪的啼声。
(1)(名)(~儿)钩子:秤~儿|钓鱼~儿|火~子。
(2)(名)(~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3)(名)(~儿)钩形符号;形状是“√”;一般是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除或删除的符号。
(4)(动)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用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
(5)(动)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
(6)(动)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
(7)(名)说数字时用来代表9。
(8)(Gōu)姓。
(名)车辕。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5. 击,打:格斗。格杀。
6. 推究: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格于上下。
9. 感通: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1)(动)古代的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诸死刑皆~于市。
(2)(名)汉字书法的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