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封埴”。亦作“封植”。
⒉ 壅土培育。
引《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遂赋《甘棠》。”
杜预注:“封,厚也;殖,长也。”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城西南有数顷田,树果数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植。”
宋苏轼《表忠观碑》:“籍其地之所入,以时修其祠宇,封殖其草木。”
⒊ 引申为扶植势力;培养人才。
引《国语·吴语》:“今天王既封植越国,以明闻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韦昭注:“封植,以草木自喻。壅本曰封;植,立也。”
汉蔡邕《鼎铭》:“贞良者封植,残戾者芟夷。”
宋叶适《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大将宿卫当清苦孤立,今党援封殖,大残也。”
⒋ 堆土为坟,植树为饰。
引宋王观国《学林·封窆》:“所谓壤植,乃封植也。封者,封土为坟也;植者,植木为饰也。”
宋陈师道《宋魏府君墓表》:“后人之薄祭而厚葬,既封殖之而又识之。”
⒌ 谓聚敛财货。
引《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
《陈书·陆琼传》:“琼性谦俭,不自封植。”
宋姜夔《圣宋铙歌鼓吹曲·大哉仁》:“亶为民,封埴一姓吁不仁。”
清龚自珍《书番禺许君》:“既起家,顾不屑自封殖。”
聚敛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