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ㄏㄨㄢˇ ㄕㄥ ㄍㄜ
结构:缓(左右结构)声(上下结构)歌(左右结构)
⒈ 古乐府《杂曲歌辞》之一。缓声,谓歌声柔缓。古辞仅存《前缓声歌》一首。 晋陆机,南朝宋孔宁子、谢惠连,梁沉约均有拟作。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前缓声歌》。亦省作“缓歌”。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至于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周振甫注:“张衡的《仙诗》和《缓歌》已无考。 《缓歌》是《缓声歌》,乐府古辞有《前缓声歌》。”
(1)(形)迟;慢:迟~|~慢|~步向前。
(2)(动)延缓;推迟:~期|~几天再办。
(3)(形)缓和;不紧张:~冲|~急。
(4)(动)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过来。
(5)(形)坡度小:~坡。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