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ㄏㄨㄢˊ ㄕㄢ ㄓ ㄑ一ˋ
⒈ 谓家人离散的悲痛。参见“桓山鸟”。
引《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陨桓山之泣。”
亦作“桓山之悲”。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北面事亲,别舅摛《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桓山之悲,皆大失也。”
(1)(名)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为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2)(名)姓。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动)小声哭:~诉|哀~|悲~|抽~|哭~。
(2)(名)眼泪:饮~|~下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