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颜师古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 应劭曰:‘鼎,方也。’ 张晏曰:‘ 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 衡敬报’,下言‘ 匡鼎白’,知是字也。’ 服、应二説是也。 贾谊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张氏之説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 匡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耳。
引《汉书·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説《诗》, 匡鼎来; 匡説《诗》,解人颐’。”
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於里巷,多有妄説,乃云匡衡小名鼎,盖絶知者之听。”
后世多从张晏和《西京杂记》之说,以“匡鼎”为匡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恳諫留匡鼎,诸儒引服虔。”
金元好问《喜李彦深过聊城》诗:“言《诗》匡鼎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匡鼎以説《诗》名, 许君以《説文》著,凡此之属,不絶於史,则又流入传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