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
《后汉书·仲长统传》“二十税一,名之曰貊” 唐李贤注:“《孟子》载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貊道也。’ 赵岐注云:‘ 貊 , 夷貊之人在荒者也。 貊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穀,无中国之礼,故可二十取一而足也。’此言欲轻税也。” 明归有光《与王子敬小简》之六:“惟土俗俭陋,近来务为裁损,几于貊道。” 清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 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两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赋虽轻,不足法也。”
1.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2.姓。“貉”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