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件一件地列举
〈(好工具hao86.com)动〉一个一个地举出来。
⒈ 犹历法。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
引《汉书·律历志下》:“历数之起上矣。”
唐柳宗元《舜禹之事》:“﹝舜﹞合时月,正历数。”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
⒉ 古谓帝王代天理民的顺序。历,也写作“厤”。亦作“厤数”。
引《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何晏集解:“厤数谓列次也。”
邢昺疏:“孔注《尚书》云:谓天道。谓天厤运之数。帝王易姓而兴,故言厤数谓天道。”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今天眷明德,民怀奥主,历数允集,歌讼同臻。”
唐杜甫《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謳歌历数归。”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水德之传一传二,岂独神言赤帝之为桓为灵,诚非历数。”
⒊ 岁时节候的次序。
引《庄子·寓言》:“天有歷数,地有人据。”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鸡知将旦,不能究阴阳之歷数。”
⒋ 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
引《书·洪范》:“五纪……五曰厤数。”
孔传:“厤数节气之度以为厤,敬授民时。”
孔颖达疏:“筭日月行道所歷,计气朔早晚之数,所以为一岁之厤。”
《后汉书·郅恽传》:“﹝郅惲﹞及长,理《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歷数。”
清王锡阐《晓庵新法·自序》:“儒者不知歷数,而援虚理以立説。”
⒌ 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
引《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歷数在尔躬。’”
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歷数在帝,践祚允宜。”
宋范成大《秦淮》诗:“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乃知歷数定,昧者徒私忧。”
明朱元璋《免朝谒手诏》:“尔察歷数,观天文,择主就聘,首陈三策,朕实嘉行。”
⒍ 亦作“厤数”。一一列举;逐个说出。
引《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因歷数大臣过失。”
宋欧阳修《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昨所能黜臺諫五人,惟是从诲入臺未久,其他四人,出处本末,迹状甚明,可以歷数也。”
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若杜陵长篇,有歷数月日事者,合为一章。 《大雅》有此体。”
《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铁人﹞历数钻工们如何苦战。”
天运、气数。《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昔炎精幽昧,历数将终。」也作「历数」。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