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ㄙˋ ㄅ一ˇ
结构:四(独体结构)鄙(左右结构)
⒈ 四方边境地区。
引唐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五稼屡丰,四鄙不扰。”宋王安石《开元行》:“由来犬羊著冠坐庙堂,安得四鄙无豺狼。”明刘基《郁离子·螇螰》:“群臣辑睦,四鄙无事。”
⒉ 指四境边民。
引《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淮南子·时则训》:“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挚,四鄙入保。”高诱注:“四界之民,皆入城郭保聚也。”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1)(形)粗俗;低下:~俗(粗俗;庸俗)|卑~。
(2)(代)谦辞;旧时用于自称:~人|~意|~见。
(3)(动)〈书〉轻视;看不起:~视|~弃(看不起;厌恶)。
(4)(名)〈书〉边远的地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