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往昔的交情。
引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篤。”
宋苏轼《求婚启》:“中郎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祇听俞音。”
明高启《喜吕山人见过江馆》诗:“非君怜夙契,谁肯过柴门?”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玉磬山房文误》:“恭城与编修同官翰林,有夙契。”
⒉ 前世的因缘。
引宋罗烨《醉翁谈录·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今夕相会,岂非夙契?愿见去岁相约之媒。”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侍郎喜谈因果,尤重师生之义,尝以为文字渊源,三生夙契,虽父子不能相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