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ㄕㄨ ㄖㄨㄥˇ
结构:疏(左右结构)冗(上下结构)
⒈ 亦作“疎冗”。
⒉ 粗率懒散。
引《北史·序传·李璵》:“后汝南王悦为司州牧, 悦性质疏冗,情识不伦。”宋司马光《与吴相书》:“光疎冗之人,无一物可以为报。”
⒊ 粗陋无用。
引唐韩愈张籍《会合联句》:“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疎冗。”
⒋ 闲散的职务或人员。
引《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臣备位諫官,至今未知圣躬安否,况疏冗乎!”胡三省注:“冗,散也。”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赵令郯》:“崇寧初,分置敦宗院於三京,以居疎冗,选宗子之贤者蒞治。”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1.多余的:~员。文章~长。
2.烦琐;繁忙:~杂。~忙。
3.繁忙的事: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