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舍本逐末
(1) 指做事舍弃根本的部分,却过多地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也说“舍本求末”
⒈ 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后因以“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只抓细微末节。
引语本《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洪禀性尪羸,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行亦性所不好。又患弊俗,捨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蓽门,而无趋从之所。”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捨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飢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闕而不録。”
王西彦《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晋葛洪《抱朴子·勗学》:“舍本逐末者,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谓之陆沉迂阔。”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平帝一》:“匡衡、贡禹不度德,不相时,舍本逐末。”
《宦海》第一回:“放着一般做官的人,不先去考察他们的程度,却只嫌着百姓们的程度不合,岂不是舍本逐末么?”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又有一等人,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视微末小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也作「舍本事末」。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1)(动)追赶:~鹿|随波~流。
(2)(动)驱逐:~客|~出。
(3)(副)挨着(次序):~次|~个|~句|~年|~日|~条。
(1)(名)东西的梢;尽头:年~。
(2)(形)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节。
(3)(名)最后;终了;末尾:剧~|篇~。
(4)(名)(~子、~儿 )细碎的或成面儿的东西:茶~。
(5)(名)戏曲角色;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