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开屏 kǒng què kāi píng
雄性孔雀,尾有长羽,能张开成扇状,有翠绿斑纹,非常美丽,借以吸引异性。孔雀 kǒng què
(1)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产的一种非常大型的陆栖雉类(属名Pavo),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长,展开时像扇子,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两种。群居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羽毛可做装饰品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
装模作样,故意刁难。铜雀台 tóng què tái
1.亦作"铜爵台"。汉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与金虎﹑冰井合称三台。2.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妓"。大煞风趣 dà shà fēng qù
煞:通“杀”,削弱,损伤。大大破坏了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了兴致,使人扫兴。也作“大杀风景”、“杀风景”。雀屏中选 què píng zhòng xuǎn
让求婚人射两箭,谁能射中屏上孔雀两眼,女儿就许配给谁花翎 huā líng
即孔雀翎。清朝以孔雀羽制成拖在帽后表示官品的帽饰。本来由皇帝赐给建有功勋的人或贵族,后来五品以上的官就可以出钱捐花翎戴。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以三眼花翎为最贵。瞠然自失 chēng rán zì shī
1.瞪着眼就像失落什么似的。感恩怀德 gǎn ēn huái dé
感激别人的恩德。抵鹊 dǐ què
1.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本谓中原所贵者,边陲贱之。后因以"抵鹊"喻大材小用。2.借指玉璞。丢包 diū bāo
1.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 2.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 3.傣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补服 bǔ fú
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如明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用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其后补纹亦有所改易。清代规定,命妇受封,亦得用补服,补子各从其父之品以分等级。 明清时于品服之外,缀有随时依景而制的补子的衣服。孔雀舞 kǒng què wǔ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地区。舞者多为男子,舞时一人或两人,身上套着孔雀形状的道具,舞姿模仿孔雀的形象。孔雀扇 kǒng què shàn
用孔雀尾制作的长柄大扇。椭圆形,径约三尺,柄长丈余,为宫廷仪仗用品。蜂腰 fēng yāo
亦作'蠭腰'。 蜂体中部细狭的部分。比喻人的细腰。 蜂腰中间细﹐比喻居中者最差。 比喻事物之间的转折。 旧诗作法中的八病之一。相传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 槽碓转动装置的代称﹐因其中细﹐故名。乾皋 qián gāo
鹦鹉的别名。孔鸟 kǒng niǎo
即孔雀。雀屏 què píng
后因以'雀屏'为择婿许婚的典故。孔雀裘 kǒng què qiú
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中瑞 zhōng ruì
犹言预兆吉祥。误国殃民 wù guó yāng mín
1.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扇拂 shàn fú
1.即拂尘。用以拂除尘埃和驱除蚊蝇的用具。越禽 yuè qín
1.南方的鸟。2.指孔雀。羽冠 yǔ guān
(1)鸟类头上长的羽毛田渔 tián yú
1.打猎和捕鱼。2.耕田和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