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比丘的意思

基本解释

佛教指和尚。[梵bhiksu]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亦作“ 比邱 ”。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仪举止,动目应心。” 元 张宪 《酬海藏主纸扇歌》:“终焉不得志,屏弃妻子祝髮为比邱。” 明 徐渭 《九流》诗:“九流 渭 也落何流?戴髮星星一比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藕花》:“遂髠緇为比邱,云游不知所终。” 胡适 《<西游记>考证》七:“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 功德云 。”

词语造句

1、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2、这张照片拍摄于瓦纳比丘,就是在第一张照片中马丘比丘后面的山峰。
3、比丘们,这一切在燃烧。
4、他的衣着不是比丘打扮就是印度皇室打扮。
5、作为一名在佛陀诞生地尼泊尔的比丘,我很自豪地参予这一计划和在此分享我的见解。
6、诸比丘回答说:“是的,佛陀,我们看见了。”
7、十二诸比丘!汝等若忆念我者,当可去除其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战栗。
8、请给我授戒让我成为比丘,这样我就能够修行八正道。
9、在福建佛学院,法师曾亲自为学僧讲授《四分律比丘戒》课程。
10、于是圣尊,在那天上午,已经准备好了,带着碗和袍子和一大队比丘到纯陀的家里,他们坐在为他们准备好的凳子上。
11、因此,懂得这一点,有思想的比丘认为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取任何东西。
12、接着就有一位比丘请求佛陀解释这个比喻。佛陀就详细加以解释。
13、比丘们,色身(色)非我(不是我)。
14、被人所取是指比丘不如法地跟俗人混在一起。
15、于是他靠近佛陀,请求受戒成为比丘。
16、十三诸比丘!又吠波质底阿修罗王唱此偈时,阿修罗欢呼,诸天默然。
17、喜欢争论、愚昧痴迷的比丘,即使教他,他也不懂佛陀宣示的法门。
18、居士!逮达想受灭之比丘,第一灭语行,然后是身行,再次灭心行。
19、此为薄伽梵所说。五众比丘对薄伽梵之说随喜、心悦。
20、遵循法句阐明的生活道路,自制,专心,言论无可指谪,佛陀们称这第三种比丘为命道者。
21、那些比丘们回答:「森林里的叶子比你手中的多,而且多到不能比。」
22、在这世上,他已舍弃了贪欲,离家而成为比丘,已断除了欲欲与生存(即:有),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23、由于地处偏远,马丘?比丘逃过了浩劫。
24、比丘虽然年轻,若勤修正法,亦会照耀这世间,如无云之月。
25、然而诸比丘,这只是一个比喻。
26、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27、基于这个原因,所以瓦克利比丘这样看著自己的心并感到安心;
28、诸比丘!譬如于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北风、吹南风、吹含尘垢之风、吹不含尘垢之风、吹寒风、吹暖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
29、比丘们啊!具有这四种特点的言语是妙语,不是恶语,智者听来没有错误,无可指责。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