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才绝不只在文学上,状元出身的他,精通诗、画、书、音。读他的诗,总有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无论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泊,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多情,亦或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每一首都是流传千年的经典。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却是他17岁的成名作,也是他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仅开篇7个字就惊艳世人,就是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的大意是:我独自离开家乡,在异地成为他乡之客,平时还没什么,可每次到了佳节时就格外思念家中亲人。我在千里之外,想着今天兄弟们肯定会登高望远,你们按重阳节的传统,会在头上插上茱萸,可惜这样的时候独少了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在17岁时所作,当时正是重阳佳节。王维是山西人,为了仕途,远去洛阳,标题里的“山东”并非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东面的老家。王维自小就才高八斗,名声在外,在洛阳时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出入都是众才子相拥,或许不会想念亲人。可到了佳节时,却免不了心生落寞之情。此诗一问世,就在洛阳广为流传,王维也是一诗成名,为今后考上状元,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和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不同,没有他后期一贯的空灵和玄妙,却多了一份朴素和真挚。全诗仅28个字,浅显易懂,这也是它能流传甚广的原因。
诗开篇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就已经把异乡人的悲凉道尽,两个“异”字叠用更加强了这种意境。“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古往今来的异地客都有这样的感受,却没有一人能像王维这样,仅用7个字,就概括尽了。这两句诗,没用任何比喻,也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足以撼动人心,多少异乡人每每读到此句潸然泪下,可见王维笔力之锋!
后两句则具体道明此时作者所思所想,那时的重阳节,有着头插茱萸登高望远的传统。作者从此处落笔,比起直抒胸臆,更能感染人。写思乡的诗很多,也只有王维能抓住这一细节,可见王维诗意之妙!
全诗哀而不伤,千年来一直受到思乡人的吟诵,它令人伤怀,却也给人力量要。《唐诗直解》评论这首诗说:“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的真率,不用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