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中秋节的传说不止“嫦娥奔月”?别的传说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

2020-06-08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故事

在民间有着这么一句谚语"七月十五是鬼节,八月十五是人节"(注:鬼节也叫中元节,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八月十五即中秋节),而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而在二零零八年时,中秋节更是被列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当中,所以,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来源和关于"它"的历史故事。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所以由此得名,当然,也有的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据说,中秋节始于唐朝初期,而盛行于宋朝,而在后来到了明朝和清朝时期,更是可以和小春节相齐名的主要节日。

根据中国历法的记载方式,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处于秋季的中间,人们称之为"仲秋",又因为八月十五处于"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就有了"中秋"的说法。而关于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却是有着三个说法比较普遍:

第一种说法:中秋节最早是起源于古代祭祀。根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周礼》一书之中,而在周朝时期,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而在《礼记》的记载中这样写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注: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月亮也就慢慢的流传到了民间。(注:这里我们说一点小知识,在古代祭祀每一个不同的事物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场地,而上面我们所说的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祭祀这些事物的场地分别为,日坛、地坛、月坛和天坛,而这些祭祀场所分别设在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

第二种说法: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作物生产有关。在古时候,人们认为秋天是稻谷成熟的季节,而"秋"的指的就是稻谷成熟的时候,八月处于秋季中间,十五又处于月中,而八月十五恰好是各种农作物收获的时候,人们纷纷祭拜土地神,用以表达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而中秋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秋报"的遗俗。

第三种说法:说的是中秋节的起源应该是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当然这种说法是后来历史学家经过研究所说,说在中国唐朝时期,唐朝军队的宰相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出的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当然,这里我们要说的一点就是,在唐朝,中秋节也被称为"端正月"(注:端正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因为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所以,故有此称),后来,唐代诗人韩愈在《和崔舍人咏月》一诗中也这样写道: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秋节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趣事也就渐渐的成了中国人们的习俗,而中秋节以月之圆期盼人的团圆,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寄托思念之情的媒介,所谓的望月思情也正是如此。当然,伴随着中秋节的发展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而其中有四个故事最为著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传说故事之"传信月饼"

关于这个故事还和一位皇帝有关,据说在元朝末年,天下纷争不断,江苏泰州反元的起义首领朱元璋联合所有汉人反抗元朝统治,但是没有办法传递消息,这时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献上一策,借着圆月之夜,散布流言说,有冬瘟即将袭来,除非在圆月之夜人人吃上一块圆饼,才能防止瘟疫的感染,于是家家户户都去买了圆饼,但是人们在吃圆饼时,发现饼中有字条,打开字条一看,只见字条上写着"月圆夜,杀鞑子,迎义军"的文字(注:鞑子这里是指元军)。

后来这件事后,人们吃着圆饼庆祝义军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人们正式的将传递消息的这种圆饼改名为月饼,而后来在历史的发展中,月饼中也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小纸条,但是,随着发展,直至现在,这种月饼中的小纸条已经踪迹全无,而月饼中的"文字密码"也已经消失无踪。

传说故事之"漫游月宫"

要说这个故事还要从这个皇帝说起,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话说,有一次在中秋月圆之夜,唐玄宗邀请申天师和道士鸿都一起赏月,突然之间,唐玄宗有了一种漫游月宫的想法,于是便请申天师和鸿都道士作法,三人一起踏步青云,游览月宫,可惜的是,月宫门前有天兵把守,无法进入,三人只能在月宫门外俯瞰长安城的夜景。

只是没多久,三人忽然听见音乐传来,乐曲宛转悠扬,轻快动人,于是,唐玄宗将此乐曲铭记于心,回去之后,唐玄宗根据自己的记忆,谱曲编舞,编写出了为后人所称叹的"霓裳羽衣曲",每每想起都让人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传说故事之"嫦娥奔月"

传说中关于嫦娥奔月的说法有好几种版本,但是,无论是那种版本,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嫦娥确实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王母娘娘为了感谢后羿射日的功劳,赐给了后羿长生不老药,而嫦娥食用仙药后,因无法逗留人间,飞奔月亮而去。我们这里只说一个比较普遍的版本。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大地皲裂,海水干涸,百姓无法生活,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这时,有一位叫做后羿的人,此人天生神力,箭法超凡,在得知此事后,登上了昆仑山,运足力量,左手持弓,右手持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成为了百姓爱戴的大英雄。

各个地方的人都慕名前来拜师,其中就有一个人叫做蓬蒙,传闻此人心术不正,奸诈无比。

在后羿射掉九个太阳之后,不久,后羿就娶了一位妻子名叫嫦娥,两人婚后非常恩爱,后羿除了平时外出打猎之外,其余时间都陪着嫦娥,在当时这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也传为一段佳话。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寻师问道,遇见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看后羿天性善良,又射日拯救百姓,就赐给了后羿两颗仙丹,并且告诉后羿,吃一颗可以长生不老,吃两颗就可以飞升成仙。

后羿不舍离开妻子嫦娥,所以就没有服用,回去后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嫦娥,并将仙丹交予给妻子嫦娥保管,嫦娥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感动,便将仙丹保存在了梳妆台的首饰盒之中,不料这件事正好被心术不正的蓬蒙听到,于是在一次后羿外出狩猎时,蓬蒙持剑闯入嫦娥房中,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心知自己一个柔弱女子并不是蓬蒙的对手,于是在危机关头,嫦娥拿出仙丹吞服而下。

只见此时,嫦娥全身金光大盛,身体飘离而起,向着天上飞去,嫦娥因为不舍丈夫后羿想要拿东西压下身体,慌乱之下抱起了身边的玉兔,想要以此阻止身体的飞升,奈何玉兔根本阻止不了自己的飞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向着月亮飞升而去。

后来,后羿打猎回到家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恼怒,便去找蓬蒙报仇,可是此时蓬蒙早已逃跑,不知所踪,后羿此时悲愤交加,痛心疾首,望着月亮大哭,不断的呼唤着妻子的名字,这时他突然发现,月亮中好像有一个人影抱着一只兔子,细看之下像极了自己的妻子嫦娥,于是后羿便拿来妻子最爱吃的点心水果和月饼,遥望着月宫中的妻子嫦娥。

后来,百姓得知嫦娥飞升成仙的消息,就纷纷拿着嫦娥喜欢的水果点心和月饼对着月亮祭拜,希望善良的嫦娥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吉祥,自此以后,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传承开来了。

传说故事之"吴刚伐桂"

传说月宫中有一个人叫做吴刚,曾经跟着仙人修道,后来飞升天界,因为触犯天条,惹怒天帝,于是天帝将他拘禁在月宫之中,让他每天劈砍玉桂树以做惩罚(注:天帝把这种永无止境的劳作叫做惩罚),传闻玉桂树生长茂盛,树高五百丈左右,每次劈砍,被劈砍之处就会自动愈合,于是悲催的吴刚只能不断地砍,一直到今天,而唐代诗仙李白在一首诗中写到"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正好阐述了此时此景。


上一篇 : 属猴的和属鸡的婚姻里,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篇 : 怀孕妈咪“方便”之谜,蹲着和坐着哪个更佳?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民俗文化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