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同罪
同罪
拼音:tóng zuì

注音:ㄊㄨㄥˊ ㄗㄨㄟˋ

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同罪的解释
  • 词语解释:

    1.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 2.同样的(好工具hao86.com)过失。 3.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 引证解释:

    ⒈ 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

    《左传·襄公六年》:“同罪异罚,非刑也。”
    《后汉书·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宋陆游《南唐书·江文蔚传》:“同罪异诛,观听疑惑。”

    ⒉ 同样的过失。

    宋米芾《寄雪郎中彭绍》诗之二:“张颠与柳颇同罪,鼓吹俗子起乱离。”

    ⒊ 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左传·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作僕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
    《晋书·刑法志》:“其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其不见不知,不坐也。”
    田汉《谢瑶环》第五场:“你们休得猖狂,岂不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国语词典:

    相同的罪责。

    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网络解释:

    同罪

  • 同罪,汉语词汇。
  • 拼音:tóng zuì
  • 释义:1、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同等的罪行。2、同样的过失。3、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同罪造句
  • 1、驳悖理,不足劝善戒恶,易俗移风,即行斥逐,臣甘与其同罪
  • 2、凡隐匿赌徒不报者与之同罪(《宋会要辑稿。
  • 3、李蒨蓉钱韦杉谈七年之痒老公偷吃跟杀人同罪
  • 4、郑州中院此举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向世人表明履践司法公正的态度,那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政府官员,胆敢不藐视法律,一样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 查看更多
同罪相关成语
同罪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