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缚鸡之力
缚鸡之力
拼音:fù jī zhī lì

注音:ㄈㄨˋ ㄐ一 ㄓ ㄌ一ˋ

词性:成语
缚鸡之力的解释
  • 词语解释:

    缚:[hao86.com好工具]捆绑。捆鸡的力气。比喻体弱无力。
  •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极小的力量。

    《三国志平话》卷上:“我王这里授其牒,无兵无将,又无智谋,又无缚鸡之力。”
    老舍《四世同堂》十一:“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儿子怎死,我怎么陪着。”

  • 国语词典:

    绑鸡的力量。形容极小的力量。

  • 成语解释

    • 【解释】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 【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 【示例】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
    • 【近义词】绵力薄才、力不能支
    • 【反义词】拔鼎之力、拔山扛鼎、回天之力
    • 【语法】缚鸡之力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常与手无连用。
    • 查看更多
  • 网络解释:

    缚鸡之力

  • 缚鸡之力,汉语词汇。
  • 拼音:fù jī zhī lì
  • 释义:捆鸡的力量,比喻力量小。
  • 出自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近义词

反义词

缚鸡之力造句
  • 1、他久病在家,已骨瘦如柴,无缚鸡之力了。
  • 2、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
  • 3、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能文能武的脑力劳动者。
  • 4、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会去杀人呢?
  • 查看更多
缚鸡之力相关成语
缚鸡之力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