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汉语词典
>
庶吉士
庶吉士
拼音:shù jí shì

注音:ㄕㄨˋ ㄐ一ˊ ㄕˋ

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独体结构)

庶吉士的解释
  • 词语解释:

    明 、 清 官名。(好工具hao86.com)明 初有六科庶吉士。
  • 引证解释:

    ⒈ 明、清官名。 明初有六科庶吉士。 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 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 明代重翰林, 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 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馆,掌教习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称“庶常”。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卷六。参见“庶常”。

  • 网络解释:

    庶吉士 (古代官员职称)

  •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庶吉士相关成语
庶吉士其他相关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