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鼓组词

鼓的组词

反馈
鼓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鼓噪:1. 鸣鼓喧哗。 2. 喧闹,起哄。
  • 2、鼓励:(1)鼓动激励,勉人向上
  • 3、鼓胀:(1)一作“臌胀”。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的病症
  • 4、鼓誉:1.吹嘘。2.称扬。
  • 5、鼓室:(1)松鸡和其它山鸡颈部的裸露部分,当展翅时食管充气并扩展 (2)是在人类颞骨岩部的一个含气小腔。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
  • 6、鼓捣:(1)〈方〉折腾;拨弄
  • 7、鼓吹:(1)宣扬,使众人知道 (2)吹嘘
  • 8、鼓舞:(1)鼓动;激发
  • 9、鼓朄:击小鼓。
  • 10、鼓楼:(1)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 11、鼓延:两个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炎帝之孙伯陵的儿子。
  • 12、鼓盏:敲击酒杯。
  • 13、鼓箧:1.谓击鼓开箧,古时入学的一种仪式。2.借指负箧求学。3.借指经业﹑学术等。
  • 14、鼓凸:(1)凸出来
  • 15、鼓佬:即鼓老。
  • 16、鼓桡:扰动。
  • 17、鼓鳃:1.鱼类鼓动两鳃。2.借指游鱼。
  • 18、鼓棹:亦作'鼓棹'。 划桨。
  • 19、鼓掌:(1)拍巴掌 (2)今多表示赞成或欢悦的意思
  • 20、鼓人:1.古乐官名。2.古代鼓国的人。
  • 21、鼓髯:鼓动胡须。
  • 22、鼓诱:鼓动诱惑。
  • 23、鼓槌:(1)敲鼓用的棒
  • 24、鼓箑:扇扇子。
  • 25、鼓造:枭。一说,虾蟆。
  • 26、鼓謲:擂鼓呐喊。
  • 27、鼓鬐:1.亦作"鼓鳍"。2.摆动鱼鳍。
  • 28、鼓枻:是指划桨,摇桨行船。
  • 29、鼓曲:1.鼓乐声。2.击奏鼓乐。
  • 30、鼓钲:1.鼓和钲。军中用以指挥进退。2.借指军中将帅。
  • 31、鼓煽:1.扇风箱。2.见"鼓扇"。
  • 32、鼓胁:亦作“鼓脇”。拍击腋下。鼓动威胁。
  • 33、鼓劲:(1)使人情绪振作起来
  • 34、鼓筝:弹筝。 草名。又名结缕。贴地蔓生﹐根如线相结。
  • 35、鼓柁:1.亦作"鼓柂"。2.摇动船舵。谓泛舟。
  • 36、鼓纛:战鼓与大旗。古时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信物。
  • 37、鼓拨:挑动。
  • 38、鼓籥:鼓与籥。吹籥。
  • 39、鼓儳:乘敌方阵列不整齐时,即鸣鼓进击。
  • 40、鼓谏:不一定正确的规谏。自谦之词。
  • 41、鼓柝:1.击柝。柝,巡夜报更的木梆。2.鼓声和柝声。
  • 42、鼓竦:鼓舞肃敬。
  • 43、鼓颔:下巴颏打颤。
  • 44、鼓司:宋代官署名。掌臣民章奏。
  • 45、鼓柂:1.亦作"鼓柂"。2.摇动船舵。谓泛舟。
  • 46、鼓波:激起波浪。
  • 47、鼓柷:敲击柷。柷,古乐器名。古代奏乐之初,必先击柷。
  • 48、鼓翻:吹翻。
  • 49、鼓鳍:1.亦作"鼓鳍"。2.摆动鱼鳍。
  • 50、鼓忭:=见'欢忻鼓舞'。
  • 51、鼓筴:用簸箕扬谷物。
  • 52、鼓鞄:鼓槌。
  • 53、鼓韛:1.亦作"鼓鞴"。2.鼓动皮风囊。3.皮的鼓风囊。
  • 54、鼓劝:鼓动劝说。
  • 55、鼓缶:敲奏一种瓦质乐器。 指丧妻。
  • 56、鼓震:谓鼓声高鸣。
  • 57、鼓箫:鼓和箫。泛指乐曲。
  • 58、鼓险:乘敌兵处险地时,鸣鼓进攻。
  • 59、鼓山:在福建省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海拔969米。岩壑幽奇,山径盘曲。山中有涌泉寺,始建于公元783年,建筑辉煌精巧。寺西有鼓山十八景和白云洞诸胜。还有c023c024峰、狮子峰、凤池山、灵源洞和鼓山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
  • 60、鼓楫:亦作'鼓檝'。 划桨;划船。
  • 61、鼓动:(1)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 (2)唆使
  • 62、鼓乐:(1)本指弹奏乐器。亦指敲鼓声和奏乐声,泛指我国民族音乐
  • 63、鼓秋:(1)〈方〉 (2)摆弄 (3)煽动;怂恿 (4)也说“鼓揪”
  • 64、鼓拍:鼓和拍板。泛指乐器。
  • 65、鼓吵:大声喧闹。
  • 66、鼓金:指冶铁。
  • 67、鼓趺:曲着腿,翘起脚。
  • 68、鼓畅:鼓动并使畅达。
  • 69、鼓润:荡涤,滋润。语本《易.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 70、鼓奏:犹弹奏。
  • 71、鼓盆:语出《庄子·至乐》:庄子丧妻,朋友来吊,只见他正撒腿坐地,敲着瓦盆而歌。后以“鼓盆之戚”指丧妻。
  • 72、鼓翼:犹振翅。
  • 73、鼓鼗:摇着有柄小鼓。
  • 74、鼓冶:鼓火冶炼。引申为陶冶﹑培育。
  • 75、鼓涨:(1)一作“臌胀”。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的病症
  • 76、鼓架:1.安放鼓的架子。2.画竹时所忌用画法之一。谓中间一竿直出,左右两竿交叉有如鼓架者。
  • 77、鼓吻:掀动嘴唇。形容大发议论。
  • 78、鼓鞞: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借指军事:边城鼓鞞动地来|万里辞家事鼓鞞。
  • 79、鼓揪:(1)见“鼓秋”
  • 80、鼓汰:拍击波浪。
  • 81、鼓翅:犹振翅。
  • 82、鼓床:有围栏的鼓座。
  • 83、鼓员:鼓师。
  • 84、鼓簧:1.吹笙。簧,笙管中的铜叶,借指笙。2.称颂。3.比喻巧言善辩。
  • 85、鼓涌:方言。蠕动;翻动。
  • 86、鼓步:迈着大步。
  • 87、鼓怒:1.形容事物鼓荡激动,气势很盛。2.鼓足怒气。
  • 88、鼓扇:1.宣扬提倡。2.亦作"鼓煽"。煽动。
  • 89、鼓浪:鼓起波浪。
  • 90、鼓排:拉风箱。排,鼓风吹火的工具。
  • 91、鼓栏:上有围栏的鼓架。
  • 92、鼓炉:扇风点燃炉子。
  • 93、鼓弄:摆弄。
  • 94、鼓翰:振翅。
  • 95、鼓泻:鼓风冶炼和浇铸。
  • 96、鼓壮:雄壮。
  • 97、鼓率:谓擂鼓率领。
  • 98、鼓栗:1.亦作"鼓栗"。2.震惊战栗。
  • 99、鼓盘:1.鼓与盘。2.弹盘以为节拍。
  • 100、鼓荡:鼓动激荡。
鼓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白鼓钉:蒲公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蒲公英》。
  • 2、肉鼓吹:谓体罚犯人的声音。后蜀酷吏李匡远,性苛急,一日不用刑,则惨然不乐。闻捶楚之声,曰:"此吾一部肉鼓吹。"见《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
  • 3、胖鼓鼓:(1)指人很胖或子实很饱满
  • 4、棡鼓曲:1.曲名。相传黄帝出师涿鹿,以?鼓为警卫,作?鼓曲。或谓其曲辞本之鲜卑。
  • 5、钟鼓楼:1.亦作"钟鼓楼"。2.放置钟鼓的楼。古代用以计时报更。
  • 6、胀鼓鼓:形容胀得鼓起的样子。
  • 7、撺鼓儿:指从旁帮腔的话。
  • 8、杖鼓曲: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
  • 9、满鼓鼓:满得鼓了起来。形容很满。
  • 10、气鼓鼔:1.非常生气的样子。
  • 11、饱鼓鼓:形容口袋﹑包裹等填塞得饱满凸起的样子。
  • 12、手鼓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为女子独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随鼓点的变化舞出不同的姿态。表情丰富细腻,动作柔软灵活。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
  • 13、败鼓皮:中医药名。
  • 14、笳鼓人:1.亦称"笳鼓之徒"。2.指衙门中凶恶的吏卒。
  • 15、气鼓鼓:(1)十分生气的样子
  • 16、棡鼓部:隋鼓吹四部之一。
  • 17、钟鼓司:1.官署名。明代掌管内廷戏剧。2.官署名。清代掌管计时报更。
  • 18、石鼓文:(1)石鼓上刻的铭文,也指这种铭文所用的字体。石鼓是战国时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
  • 19、花鼓棒:1.旧时杭州谓僧人为丧事人家作法乐时抛弄鼓棒。
  • 20、驾鼓车:据《后汉书•循吏传序》载,汉光武帝·刘秀,治民以轻法,修身以俭朴,“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驾鼓车”本用以称颂光武帝不务玩好、崇尚节俭的美德。后用作大材小用之典。
  • 21、说鼓书:1.曲艺的一种。说大鼓书。
  • 22、铜鼓钗:叩击铜鼓的大型金银钗。
  • 23、简鼓院:古代官署名。宋制﹐门下省设登闻检院﹑登闻鼓院﹐掌管受理官员及士民章奏表疏。凡申诉进状﹐先经鼓院﹐或为所抑﹐则至检院。二院合称简(检)鼓院。见《宋史.职官志一》。
  • 24、腰鼓舞:又称打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陕北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新中国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节日里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 25、鱼鼓简:见“鱼鼓简子”。
  • 26、眼鼓鼓:形容眼睛睁大的样子。
  • 27、直鼓鼓:形容目光发直,眼神滞呆。
  • 28、大鼓书:曲艺的一种。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清初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长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 29、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记谱时一般用某些代表字表示各种乐器的音响﹐如'大'表示鼓﹐'仓'表示大锣﹐'台'表示小锣﹐'七'表示钹﹐'扎'表示板﹐'乙'是休止符等。
  • 30、花鼓戏: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地方戏。用花鼓作伴奏。
  • 31、建鼓舞: 一种击鼓而舞的传统舞蹈,汉代“百戏”的节目之一。
  • 32、缺鼓眼: 青岛话,比喻看不清东西或者事件,造成自己或他人受伤或损失的行为。
  • 33、圆鼓鼓: 状态词。形容圆而凸起的样子:挺着~的肚子。~的豆粒儿。
  • 34、欢忻鼓舞:(1)心情高兴而精神振奋
  • 35、鼚鼓轩舞:谓击鼓跳舞。泛指游乐。
  • 36、擂鼓鸣锣:形容作战布阵的声势。
  • 37、记里鼓车:1.见"记里车"。
  • 38、棚车鼓笛:宋真宗咸平﹑景德间,天下升平。洛中风气,富家每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称做'棚车鼓笛'。
  • 39、吹弹鼓板:1.谓吹竹﹑弹弦击鼓﹑拍板。亦泛指戏曲演奏技能。
  • 40、湘灵鼓瑟:谓湘水女神弹奏古瑟。亦作:湘妃鼓瑟
  • 41、雍门鼓琴:相传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
  • 42、轮睛鼓眼:睁圆眼睛。
  • 43、鱼鼓道情:即道情。以唱为主的一种曲艺,原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因演唱时常用鱼鼓简子伴奏而得名。
  • 44、锣鼓点儿:1.指锣鼓等打击乐器敲击的声响和节奏。
  • 45、摇唇鼓舌:(1)指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煽动
  • 46、笳鼓之徒:1.见"笳鼓人"。
  • 47、鸣鼓吹角:擂战鼓吹号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
  • 48、黄门鼓吹:乐曲名。职官名。
  • 49、湘妃鼓瑟:见“湘灵鼓瑟”。
  • 50、朝歌鼓刀:比喻有才能者未被发现重用。亦作“屠牛朝歌”。屈原《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唐?李白《鞠歌行》:“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 51、鱼鼓简子:乐器名。包括鱼鼓和简子两件。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亦作:鱼鼓简、鱼鼓简板
  • 52、击鼓催花:作酒令,作游戏。
  • 53、打撺鼓儿:打鼓撺掇角色上场。喻鼓动,怂恿。
  • 54、击鼓传花: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
  • 55、弦而鼓之:(1)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名词,用如动词,“弹”的意思
  • 56、鱼鼓简板:见“鱼鼓简子”。
  • 57、以资鼓励: 用来提供鼓励,经常被用在表扬他人。
  • 58、擂鼓呐喊: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 59、击鼓升堂: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一种形式。
  • 60、擂鼓助威: 敲打战鼓以助长威风。
  • 61、摇脣鼓舌: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亦作“摇唇鼓舌”。宋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北史·尉瑾传》:“好学吴人摇脣振足,为人所哂。”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凡封章建议,务更张、喜激昂辈摇鼓捭闔,公悉屏之。”章炳麟《文学总略》:“战国从横之士,抵掌摇唇,亦多积句,是则耦丽之体,适可称职。”
  • 62、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 年),迄今已有 余年历史。
  • 63、蛙鸣鼓吹:释义是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 64、息鼓偃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 65、懽忻鼓舞: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亦作:懽忭鼓舞
  • 66、备受鼓舞:特别鼓励人,受到的鼓舞很大。
  • 67、摇脣鼓喙: 犹言摇唇鼓舌。明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脣鼓喙,詡詡相夸奬。”
  • 68、钟鼓齐鸣:金属制的乐器与鼓一齐鸣响。形容军威盛,声势大。也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69、奋翅鼓翼:奋:奋力;鼓:振动。
  • 70、羯鼓解秽: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解秽:除去脏物。敲击羯鼓,以解除不快。指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解除不快的情绪。
  • 71、印度鼓乐:在印度音乐中,鼓是掌握时间和节奏的主要乐器。
  • 72、滑坡鼓丘:滑体上因滑动和阻力作用而形成
鼓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社鼓:1.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2.指社庙内敲的鼓。
  • 2、羯鼓:(1)我国古代一种鼓。腰部细。据说起源于羯族
  • 3、转鼓:(1)制革过程中生皮在里面翻转(如为了洗皮、浸酸、鞣制、染色)或在里面清洗毛皮(通过与细锯末共同翻转)的回转圆筒
  • 4、手鼓:(1)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打击乐器,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能够相击发声
  • 5、迭鼓:1.亦作"叠鼓"。2.小击鼓;急击鼓。3.指击鼓声。
  • 6、铙鼓:1.乐器中鼓的一种。唐时大驾出行﹐卤簿鼓吹﹐有前后两部﹐皆有铙鼓十二。又凯旋入京都﹐行献俘仪﹐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亦有铙鼓。见《新唐书.仪卫志下》。2.铙和鼓。泛指打击的响器。
  • 7、鼍鼓:1.亦作“鼉皷”。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 2.鼍鸣声。
  • 8、捣鼓:(1)〈方〉仔细摆弄
  • 9、法鼓: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
  • 10、花鼓:(1)多由男女二人对唱对舞的一种地方锣鼓歌舞
  • 11、雷鼓:亦作'靁鼓'。亦作'雷皷'。 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 小鼓。犹今之拨浪鼓。 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 指大鼓发出的如雷鼓声。 挂在会稽城门上的鼓。 指雷﹐雷声。
  • 12、鼙鼓: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喧天。
  • 13、灵鼓:1.六面鼓。
  • 14、掺鼓:古代乐奏中的一种击鼓。特指《渔阳掺挝》。
  • 15、击鼓:(1)打鼓作声;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
  • 16、簧鼓: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
  • 17、傩鼓:谓驱逐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
  • 18、踏鼓:1.亦作"蹋鼓"。2.古时歌舞,着革履踏行鼓上,谓之踏鼓。
  • 19、关鼓:报夜晩开始的鼓声。
  • 20、暮鼓: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
  • 21、铁鼓:1.犹战鼓。
  • 22、烽鼓:1.烽火和鼓鼙,皆军中用以报警者。2.借指战事。
  • 23、掆鼓:1.乐器名。一种小鼓。长三尺,上有盖,隋大业中炀帝宴享曾用之,奏乐时常先敲击之以引大鼓。见《文献通考.乐九》。按,《隋书.音乐志中》作"棡鼓"。2.曲名。传为黄帝既杀蚩尤所作,共十章。见《文献通考.乐九》。
  • 24、釂鼓:古时军中会饮结束时的鼓声。
  • 25、操鼓:擂鼓。
  • 26、打鼓:(1)击鼓 (2)感到没有把握 (3)感到心神不定,忐忑不安
  • 27、行鼓:旧时卤簿中所用的鼓。
  • 28、土鼓:古乐器名。鼓的一种。方言。坟墓。谚语:“正月打雷土鼓堆,二月打雷麦鼓堆,三月打雷谷谷堆。”
  • 29、鼜鼓:古代巡夜戒守所击之鼓。
  • 30、散鼓:1.设置为仪而不敲击之鼓。
  • 31、迸鼓:即拨浪鼓。
  • 32、二鼓:二更天。
  • 33、放鼓:古代禁门有放鼓﹑止鼓。放鼓契出,放鼓声响,告知可出入禁门。
  • 34、鼛鼓:1.大鼓。古代用于奏乐。2.大鼓。古代用于役事。
  • 35、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
  • 36、耘鼓:1.亦称"耘田鼓"。2.古代农忙时挂在田头树上的鼓。鸣之以统一行动。
  • 37、钲鼓: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2.并称以言兵事。
  • 38、冬鼓:谓击街鼓的声音。
  • 39、坎鼓:《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坎,鼓声。后因以“坎鼓”指击鼓。
  • 40、卧鼓:1.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 41、擂鼓:急击鼓。
  • 42、谯鼓:谯楼更鼓。
  • 43、夔鼓:《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 44、铜鼓:(1)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 45、潮鼓:旧时海上船户于潮来时所击的鼓。击之以助威﹑镇邪。
  • 46、揩鼓:乐器名。
  • 47、腊鼓:1.古人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驱疫﹐因有是名。2.泛指岁末或春来的信息。
  • 48、鑼鼓:(1)铜锣与大鼓 (2)泛指打击乐器
  • 49、鸣鼓:即鼓。 击鼓。 借指声讨。
  • 50、鲨鼓:1.亦作"鯋鼓"。2.用鲨鱼皮制作的鼓。
  • 51、骛鼓:指古代军中指挥驰骛进击的鼓声。
  • 52、秧鼓:乐器名。唐称腰鼓﹐宋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 53、小鼓:乐器名。民族乐器。为羯皮鼓之变制,又称“单皮鼓”、“板鼓”。以其发声清脆,故俗称“脆鼓”、“崩子鼓”。演奏时以单签或双签敲击鼓心,为歌唱、戏曲和民间吹打乐中点拍节奏之用。西洋乐器。亦称“小军鼓”。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为军乐、管弦乐中点拍节奏或和声之用。
  • 54、饭鼓:寺院召僧尼进食之鼓声。
  • 55、连鼓:相连之鼓,传说雷公击此化作雷响。汉王充《论衡.雷虚》:"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意也。"后因以指雷震。
  • 56、县鼓: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2.比喻海涛轰鸣。
  • 57、茶鼓:1.亦作"茶皷"。2.佛教语。禅寺法堂西北角设置此鼓,集僧用茶汤时用。
  • 58、发鼓:假髻的一种。以铁丝织为环,外编以发,高视髻之半,罩于髻,而以簪绾之。
  • 59、桴鼓: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2.指战鼓。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4.乐鼓的一种。 5.中医医案里常见效如桴鼓一词。 6.用桴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 60、睪鼓:鼓名。即鼛鼓。睪﹐通'鼛'。
  • 61、谏鼓: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
  • 62、楼鼓:1.古代筑楼悬鼓,有盗贼时击以报警,谓之"楼鼓"。2.作报时之用。
  • 63、担鼓:1.牵牛星的别名。2.乐器名。
  • 64、衢鼓:街鼓。
  • 65、步鼓:一步一鼓。为命令徐步前进的鼓声。
  • 66、晨鼓:清晨的鼓声。
  • 67、耳鼓:鼓膜。
  • 68、齐鼓:1.亦作"齐鼓"。2.鼓名。齐,通"脐"。
  • 69、建鼓:鼓名。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 70、丸鼓: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 71、挝鼓:1.击鼓。 2.特指击登闻鼓。
  • 72、鞞鼓:古代用于祀神之鼓,属六鼓中雷鼓一类。 古代军中所用之乐鼓。 借指战事。
  • 73、贲鼓:大鼓。
  • 74、樵鼓:即谯楼之鼓,用以报更。樵、通“谯”。
  • 75、鼗鼓: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鼗鼓之声。
  • 76、梆鼓:1.梆子和鼓。报更的响器。
  • 77、棡鼓: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
  • 78、攻鼓:击鼓。古时击鼓祭祀土地神,以示告急。
  • 79、鞉鼓: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鞉鼓之声。
  • 80、砑鼓:1.宋时百戏之一。
  • 81、枹鼓:1.鼓槌和鼓。 2.指战鼓。 3.指报警之鼓。 4.喻指军旅。
  • 82、暴鼓:方言。倾家荡产的意思。
  • 83、更鼓:(1)报更的鼓声 (2)旧时报更所用的鼓
  • 84、朔鼓:1.古代一种小鼓。
  • 85、量鼓:古量器名。
  • 86、堂鼓:旧时官府公堂上设置的鼓。击以聚众,或申报紧急公务。打击乐器。又名同鼓。以木为框,形略圆,鼓腹,两面蒙牛皮,演奏时悬于木架,以木槌敲击。常用於戏曲乐队和民间乐曲演奏。
  • 87、鞭鼓:即应鼓。
  • 88、睾鼓:鼓名。即鼛鼓。睪﹐通"鼛"。
  • 89、金鼓: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金鼓用以节声乐﹐和军旅﹐正田役。见《周礼.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钲。
  • 90、跨鼓:腰鼓。在腰间系一长圆形的小鼓,且行且击,演奏诸种鼓调。跨,用同"挎"。
  • 91、悬鼓:1.悬挂在架上的鼓。始于周代。2.古时官署所挂的鼓。供击鼓求见之用。3.亦作"悬鼓"。比喻落日。
  • 92、腰鼓:(1)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
  • 93、布鼓:《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后以"布鼓"为浅陋之典。
  • 94、画鼓:1.亦作"画鼓"。2.有彩绘的鼓。
  • 95、蛮鼓:1.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 96、锣鼓:(1)铜锣与大鼓 (2)泛指打击乐器
  • 97、槌鼓:擂鼓,击鼓。
  • 98、铃鼓:一种打击乐器。 铃和鼓。
  • 99、田鼓:1.农人使用的鼓。多用于社祭和催耕。
  • 100、听鼓:1.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2.官吏赴缺候补。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鼓组词,鼓的组词,鼓字怎么组词,鼓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鼓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鼓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鼓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2个,鼓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拼音 注音 ㄍㄨˇ,
笔划 13 繁体
五笔 FKUC 五行

基本释义

〈名〉(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同本义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打击乐器);鼓鞞(乐器,分大鼓和小鼓,进军时以励战士);鼓吏(掌鼓的官吏);鼓床(鼓架,鼓座)鼓面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分之一。——《周礼》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东西。如:石鼓;耳鼓;蛙鼓指鼓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钟磬被敲击之处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周礼》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四鼓,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献米者操量鼓。——《礼记》〈动〉击鼓进攻鼓,击鼓也。——《说文》公将鼓之。——《左传·庄公十年》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又如:鼓行(古代作战时,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鼓险(乘敌军陷入险地时,击鼓攻击)泛指敲击,弹奏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鼓腹讴歌(拍着肚皮唱歌。表示吃得饱而歌颂世道好);鼓腹含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安乐生活);鼓缶(击缶)打开,开启。如:鼓箧(打开书箱。后用以指勤学);鼓翼(振翼而飞)挥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如:鼓刀(挥动屠刀,杀牲割肉)摇动。如:鼓棹(摇动船桨);鼓楫(即鼓棹)煽动,鼓动。如:鼓令(鼓动,怂恿);鼓合(鼓动;挑动);鼓弄(鼓动;挑拨);鼓唇摇舌(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激发。如:鼓舞;鼓励拍打;振动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宋·苏轼《石钟山记》又如:鼓翼(振翅而飞);鼓掌凸起,涨大。如:鼓腹(凸起肚子,后用以比喻饱食而闲暇无事);鼓颊(鼓起腮帮。形容忙着说话)扇动。如:鼓风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