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風寒:冷风和寒气:经常用冷水擦身可以抵御~。
-
2、風景:(1)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
3、風筝:(1)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
4、風致:〈书〉①美好的容貌和举止:~翩翩。②风味;风趣:别有~。
-
5、風帽:①御寒挡风的帽子,后面较长,披在背上。②连在皮大衣、棉大衣等上面的挡风的帽子。
-
6、風災:(1)因暴风、台风或飓风过境而造成的灾害
-
7、風物:(1)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
8、風姿:风度姿态:~秀逸ㄧ~绰约。也作丰姿。
-
9、風華:(1)风采才华
-
10、風塵:(1)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2)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3)旧指娼妓生涯
-
11、風箱:(1)一种(如向冲天炉、高炉或锻铁炉风口)鼓风的容器 (2)给管风琴的管子或簧片在压力下送风的贮风器 (3)产生空气射流的机械装置
-
12、風蝕:(1)地壳物质被天然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溶解作用、磨蚀作用和搬运作用)所破坏并被带走的地质作用;特指地面被破坏,同时物质颗粒(如土壤)被流水、冰川或风所带走
-
13、風鈴: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
-
14、風駝:传说能日行千里的骆驼。
-
15、風骨:(1)顽强的风度、气质 (2)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
16、風鎬:手持的风动工具,用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使镐头不断撞击。用于采矿、筑路等。
-
17、風麗:风雅明丽。
-
18、風瓢:指水瓢。古代常用以借指隐居生活。
-
19、風鑽:①凿岩机。②用压缩空气做动力的金属加工工具,用于钻孔。
-
20、風從:顺从,响应。
-
21、風篁:亦名龙泓。
-
22、風笙:风中的笙声。
-
23、風態:风情媚态。
-
24、風傻:风风傻傻。
-
25、風水:(1)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 (2)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
-
26、風承:1.趋附奉承。
-
27、風絃:风吹物体发声
-
28、風旌:随风摆动的旗子。
-
29、風靡:(1)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
30、風書:书体的一种。
-
31、風韻:(1)风度;韵致 (2)——多指女子
-
32、風團:谓风卷物成团状。 比喻锋利。 比喻速度快。
-
33、風榭:指台榭。
-
34、風煙:(1)风尘、烟雾;云气
-
35、風舉:凭借风云飞腾而上。 比喻飞黄腾达。
-
36、風期:1.犹风信。2.风度品格。3.犹友谊﹑情谊。4.风光。
-
37、風脆:1.谓枯干易断。
-
38、風動:(1)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
-
39、風發:原指像风一样迅速,现多指奋发,意气~。
-
40、風醋:1.形容风韵美好动人。
-
41、風聽:收集﹑听取。 由传闻而得知的消息。
-
42、風術:古代以风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
43、風則:指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
-
44、風暈:谓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是刮风的预兆。
-
45、風槎:1.风筝。
-
46、風雲:风和云。指天文、天象。谓风流超群。比喻时势。谓凭借时势。《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意谓同类相感应。后因以“风云”比喻遇合、相从。比喻地势高远。古军阵名有“风”“云”等,后即以“风云”泛称军阵。比喻雄韬大略或高情远志。比喻高位。
-
47、風險:(1)危险;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
-
48、風臺:指敞露透风的台榭。
-
49、風蓋:指荷叶。
-
50、風幡:1.亦作"风旛"。2.风中的旗幡。《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扬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未曾契理。师曰:'可容俗疏輒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后用为典实。
-
51、風雷:狂风和暴雷。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革命的~。
-
52、風賦:1.风雅颂赋比兴的省称。2.指诗歌。
-
53、風牛:因雌雄相诱而走失的牛。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
-
54、風影:1.随风晃动的物影。2.指似是而非,不足为据的迹象。
-
55、風枝: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2.风吹拂下的树枝。
-
56、風幹:放在阴凉的地方,让风吹干:~栗子ㄧ~腊肉ㄧ木材经过~可以防止腐烂。
-
57、風論:谓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 泛指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
-
58、風勸: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进行开导﹑劝勉。
-
59、風味:(1)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
60、風師:传说中的风神。
-
61、風派:指具有惯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的作风的人。
-
62、風伯:(1)神话传说中称主司刮风的天神
-
63、風帆:船帆◇鼓起生活的~。
-
64、風布:1.形容事物风行,如风遍布。
-
65、風跡:亦作'风迹'。 犹风节;风操。 犹政绩。 根据传闻而追踪寻迹。
-
66、風紋:1.亦作"风文"。2.因风吹而成的水波纹。
-
67、風概:1.犹节操。2.风度气概。3.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
-
68、風濕:中医病名。属痹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
69、風緼:风度和胸怀。缊,通“藴”。清钱谦益《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原任湖广宝庆府知府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制》:“原任具官某,乃具官某之父,风緼纯明,器资魁杰。”
-
70、風譽:1.风采声誉。2.谓竞相称誉。
-
71、風掃:风吹。 形容气势迅猛。
-
72、風口:(1)山岭顶部的凹口 (2)进出空气的一个穴孔 (3)遮蔽物的缺口刮风时比两旁风大,叫“风口” (4)锅炉分层炉篦区间的风门或通气口
-
73、風戽:用风力来带动的汲水灌田的器具。
-
74、風紀:(1)作风和纪律
-
75、風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典出《韩诗外传》。
-
76、風軒: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
77、風謡:1.指《诗经》的十五国风。《南齐书·皇后传论》:“后妃之德,著自风謡,义起闺房,而道化天下。”2.泛指反映风土民情的歌谣。《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採风謡。”唐皮日休《霍山赋》序:“臣日休以文为命士,所至州县山川,未尝不求其风謡。”应修人《天未晓曲》:“想起我的箫,想起新抄的新风谣。”3.谣传,未经证实的消息。唐高适《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诗:“标格谁当犯?风謡信可听。”黄葆桢《西湖品茗》诗:“风謡吹到都成警,诗諦参来即是禪。”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最近荷兰、瑞典、西班牙也有革命社会党奋起的风谣。”
-
78、風攄:因风腾跃。比喻飞黄腾达。
-
79、風袂:指随风飘动的衣袖。
-
80、風牖:指窗子。
-
81、風扇:(1)产生人工气流的一种工具或装置(如使一个宽的表面作飘荡或回旋运动) (2)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
-
82、風斾:1.亦作"风斾"。2.风中的旗。3.特指酒旗。
-
83、風蝶:蝴蝶的一类。
-
84、風頭:(1)比喻形势的发展方向或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 (2)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
85、風評:指风传的议论。
-
86、風謗:1.谓纷纷诋毁。
-
87、風聞:(1)传闻得知
-
88、風趨:纷纷趋附;纷纷归向。
-
89、風議:指恣意﹑任意或自由广泛地发表议论﹑评论。
-
90、風愛:风教仁爱。
-
91、風俗:(1)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
92、風猋:1.暴风。2.刮起暴风。
-
93、風涼:有风而凉爽:大家坐在~的地方休息。
-
94、風電:形容迅速出击。
-
95、風逸:因发情而走失。 谓洒脱奔放。
-
96、風勢:(1)风的情势;风力 (2)比喻事态发展的情势
-
97、風質:气质;气度。
-
98、風痱:1.中风病。
-
99、風翔:谓风吹动。
-
100、風嬌:谓风姿娇柔。
風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管風琴:键盘乐器。用几组音色不同的管子构成,由风箱压缩空气通过管子而发出声音。
-
2、鼓風機:(1)产生空气流或气体流(如用以增加炉内气流、使房屋或矿井通风、冷却电子设备或由空气移动或扬起干草、青贮饲料、谷物或锯屑)的装置
-
3、防風林:在干旱多风的地区,为了降低风速、阻挡风沙而种植的防护林。
-
4、風風勢:1.形容颠狂的情态和动作。
-
5、季風氣候:指受季风影响较显著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低温干燥。
-
6、談笑風生:(1)谈话的兴趣浓厚,谈话的内容生动幽默,有说有笑,使听的人感到轻松而投入
-
7、風風火火:(1)〈方〉或指冒冒失失,或指匆匆忙忙
-
8、風風雅雅:1.犹雅致。
-
9、風風魔魔:1.颠狂的样子。
-
10、風風世世:1.见"风风势势"。
-
11、風風傻傻:1.颠狂的样子。
-
12、風風韻韻:亦作'风风韵韵'。 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声音悠长婉转貌。
-
13、風風勢勢:形容颠狂的情态和动作。
風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防風:1.古代传说中部落酋长名。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开白色小花。根供药用﹐有镇痛﹑祛痰等作用。
-
2、兜風:(1)指挡住、迎住或拢住风 (2)乘车、船或骑马兜圈游逛
-
3、透風:(1)可以通过风 (2)走漏消息;泄露秘密
-
4、抽風:(1)通过一定设备,把风吸进来 (2)手脚痉挛、口眼歪斜的症状
-
5、秋風:(1)秋天的风
-
6、狂風:(1)气象术语中指速度为每小时88到108公里的风 (2)猛烈的风。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
7、校風:1.一个学校的风气。
-
8、黨風:(1)政党的作风
-
9、披風:(1)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无袖的宽松外衣。亦称“斗篷”
-
10、國風:《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国家的风俗。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风。
-
11、清風:(1)清凉的风
-
12、痛風:(1)中医指风邪引起的肢体骨节疼痛的病
-
13、通風:(1)使空气流通 (2)透露消息
-
14、中風:(1)中医病症名。多由脑血管栓塞或发生血栓、脑溢血等引起。初起时突然头痛、眩晕。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得病后身子偏瘫或截瘫,严重时即时死亡
-
15、遺風:(1)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
16、迎風:(1)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2)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
17、麻風:(1)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侵犯皮肤、周围神经或内脏,患者皮肤麻木、变厚、颜色变深、形成结节,毛发脱落,感觉丧失,手指、脚趾变形
-
18、和風:(1)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温和的风
-
19、颩風:谓发狂;颠狂。
-
20、颱風:(1) (2) (3)
-
21、白癜風:皮肤病。因皮肤色素消失而引起。症状为皮肤上呈现大小不等的一片片白斑。一般不痛不痒﹐好发于面部和四肢。
-
22、破傷風:(1)病名。又名伤痉、金疮痉。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破伤风杆菌从创口侵入体内而引起
-
23、龍捲風:(1)亦称“龙挂”。某块地面(或海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四周的冷空气急速补充而形成的空气大漩涡,由于旋转很快,卷起了地面的灰尘(或海水),看上去就像一条摇摆飞腾的巨龙,所以叫龙卷风。这种风,破坏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