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雷组词

雷的组词

反馈
雷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雷暴:(1)雷雨
  • 2、雷同:(1)雷一发声,万物同时响应。今泛指事物与人相同者
  • 3、雷鸣:(1)打雷 (2)形容响声大如雷鸣
  • 4、雷殛:指被雷电击死。
  • 5、雷电:(1)空中带电的云在放电时所发强光与声音
  • 6、雷填:语出《楚辞.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谓如雷声轰隆。
  • 7、雷雨:(1)雷电交作而降雨
  • 8、雷霆:(1)疾雷 (2)比喻人的盛怒或声威极大
  • 9、雷锋:(1)(1940—1962)中国湖南省望城县人,出身贫苦,七岁成了孤儿。1949年建国后,被政府送入学校读书,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公无私,乐于助人,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将他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 10、雷鼓:亦作'靁鼓'。亦作'雷皷'。 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 小鼓。犹今之拨浪鼓。 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 指大鼓发出的如雷鼓声。 挂在会稽城门上的鼓。 指雷﹐雷声。
  • 11、雷达:(1)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或系统
  • 12、雷动:(1)声音如响雷震动
  • 13、雷击:(1)打雷时电流通过人、畜、树木、建筑物等而造成杀伤或破坏
  • 14、雷辕:辚辚作响的战车。
  • 15、雷苏:春雷一响﹐则万物苏。比喻清明的政治。
  • 16、雷池
  • 17、雷鼗:1.亦作"靁鼗"。2.即雷鼓。
  • 18、雷芽:1.用惊蛰节后萌发的茶芽炒制的茶叶。
  • 19、雷觞:刻有雷纹图饰的酒器。借指酒。
  • 20、雷管:(1)一种用少量比普通爆炸药对热或震动更为敏感的炸药(如雷汞),制成的装置用于起爆另一种炸药
  • 21、雷蜞:虫名。形如蚯蚓﹐色微红﹐产福建滨海稻田中。
  • 22、雷地:1.雷声震地。
  • 23、雷宗:指南朝宋隐逸雷次宗。次宗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受征辟而终。见《南史.隐逸传上.雷次宗》。
  • 24、雷琴:唐代琴工雷威所制作的琴。据唐李肇《唐国史补》载﹕"蜀中雷氏斵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泛指古代文物。
  • 25、雷楔: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 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 26、雷辎:犹雷轮。
  • 27、雷叹:1.亦作"靁叹"。2.形容叹息声之大。语出汉王逸《九思.疾世》﹕"咤增叹兮如雷。"
  • 28、雷轮:轮子发出隆隆之声的车子。
  • 29、雷抃:1.形容掌声如雷。2.犹雷击。
  • 30、雷陈:东汉雷义与陈重的并称。据《后汉书.独行传》载﹐雷义与陈重为同郡人﹐二人友好情笃﹐乡人谚云﹕'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后用'雷陈'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 31、雷荚:即雷芽。
  • 32、雷蛰: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
  • 33、雷封:古代县令的代称。古代的"县大率方百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而"雷霆百里﹐县令象之﹐分土百里"(《白孔六帖.县令》)故称。
  • 34、雷泽:亦作'靁泽'。古泽名。本名雷夏泽。在河南省范县东南接山东省菏泽市界。传说舜帝曾在此捕鱼。 借指大舜。 神话传说中雷神的居处。 古县名。在今山东省鄄城县境内。
  • 35、雷渊:古代神话中的水名。
  • 36、雷公:(1)神话中的雷神
  • 37、雷鍧:雷鸣轰隆声﹔如雷的响声。
  • 38、雷坛:旧时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坛。
  • 39、雷桐:1、传说中的古代制药人雷公和桐君的并称。
  • 40、雷岸:即大雷岸。在安徽省望江县。南朝宋鲍照有《登大雷岸与妹书》﹐即指此。
  • 41、雷渀:1.亦作"雷渀"。2.如雷之奔行。形容速度之快。
  • 42、雷毂:隆隆作响的车轮声。泛指轰隆之声。
  • 43、雷辗:隆隆作响地前进。
  • 44、雷墨:雷州每大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光莹如漆﹐叩之玱然﹐谓之"雷墨"。可入药。
  • 45、雷硠:山崩声。形容声音的巨大。 崩溃﹔残破。
  • 46、雷龙:闪电。以其打闪时火光如龙﹐故称。
  • 47、雷堆:1.堆积物﹐大土堆。此指太湖中的大雷山和小雷山。2.古代法场上的泥堆﹐因借指上法场被杀。3.方言。粗笨﹐累赘。
  • 48、雷出:1.形容语出惊人。
  • 49、雷转:谓雷鸣。
  • 50、雷鸟:鸟名。形状像鸡﹐比鸡大﹐羽毛的颜色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白色﹐夏季淡黄色或褐色﹐尾部羽毛向上翘。生活在寒冷地方。吃种子﹑树芽等。
  • 51、雷樽:1.亦作"雷罇"。2.刻画着云雷形图案的酒器。亦泛指酒器。
  • 52、雷杼: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梭﹐故名。
  • 53、雷汞:亦称“雷酸汞”。
  • 54、雷响:1.雷鸣似地轰响。2.打雷。
  • 55、雷赴:犹奔雷。
  • 56、雷辊:雷滚﹔雷鸣。
  • 57、雷腾:谓雷鸣电闪。
  • 58、雷师: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
  • 59、雷咆:指咆哮如雷。
  • 60、雷擊:(1)打雷时电流通过人、畜、树木、建筑物等而造成杀伤或破坏
  • 61、雷气:1.形容威武雄壮的气概。2.雷火之气。
  • 62、雷峰:1.亦作"雷峯"。2.山峰名。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南屏山净慈寺前。旧有郡人雷氏居此﹐因名。3.塔名。
  • 63、雷祖:1.传说中的黄帝妻。2.雷神。
  • 64、雷罇:1.亦作"雷罇"。2.刻画着云雷形图案的酒器。亦泛指酒器。
  • 65、雷风:1.亦作"靁风"。2.雷和风。3.比喻巨大的声威。
  • 66、雷斧: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故称。2.形容器物制作精巧﹐非人工所能为。3.谓雷劈。
  • 67、雷首: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的中条山脉西南端﹐介于黄河和涑水间﹐主峰在山西芮城西北。
  • 68、雷门:1.古代会稽(今浙江绍兴)城门名。因悬有大鼓﹐声震如雷﹐故称。
  • 69、雷雹:打雷下雹。 比喻宏大而急骤的声响。
  • 70、雷害:(1)雷击造成农作物损害减产或房屋设施损害的情况
  • 71、雷变:异常的雷电现象。古代迷信以为是灾祸的征兆。
  • 72、雷逝:形容行动迅疾。
  • 73、雷動:(1)声音如响雷震动
  • 74、雷皷:亦作'靁鼓'。亦作'雷皷'。 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 小鼓。犹今之拨浪鼓。 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 指大鼓发出的如雷皷声。 挂在会稽城门上的鼓。 指雷﹐雷声。
  • 75、雷兽:古代传说中的雷神。
  • 76、雷船:装有鱼雷的战船。
  • 77、雷巾:道士的软帽。
  • 78、雷厉:迅猛貌。
  • 79、雷音:雷声。 雷鸣般的声音。 佛教语。佛说法的声音。谓其如雷震﹐故称。
  • 80、雷鳴:(1)打雷 (2)形容响声大如雷鸣
  • 81、雷纹:1.亦作"雷文"。2.如雷电之形的花纹。
  • 82、雷奋:谓雷鸣。语本《易.豫》﹕"雷出地奋。"
  • 83、雷作:《易.解》﹕"雷作。君子以赦过宥罪。"后用"雷作"谓帝王对有过者赦之﹐有罪者宽之。
  • 84、雷驰:如雷之奔行。谓迅疾。
  • 85、雷菌:菌名。生于广西横州(今横县)﹐雷雨时出生﹐因名。
  • 86、雷室:1.雷神所居之室。2.宣讲佛音的居室。指佛寺。
  • 87、雷峯:1.见"雷峰"。
  • 88、雷然:轰然。
  • 89、雷开:人名。相传为殷纣王的佞臣。
  • 90、雷神: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俗称雷公。
  • 91、雷夏:古泽名。即雷泽。其地当今山东菏泽东北面黄河南岸。
  • 92、雷起:1.亦作"靁起"。2.形容兴起迅速。声威巨大。
  • 93、雷丸:中药名。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 94、雷令:1.指晋雷焕。雷焕曾为豫章丰城县令﹐故称。2.雷公的命令。
  • 95、雷谤:谓众口交毁。
  • 96、雷光:闪电的光。
  • 97、雷火:雷鸣和电闪。 雷鸣电闪之火。 雷管中的起爆药。
  • 98、雷解:1.语本《易.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后用"雷解"指赦过宥罪。2.消解。
  • 99、雷椎:1.雷轰﹐雷击。2.雷公打雷的工具。喻精警有力的文辞。
  • 100、雷泉:即雷渊。
雷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麻雷子:一种大爆竹。放起来响声很大。
  • 2、大雷雨:剧本。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于1859年。少妇卡杰林娜不堪婆母的暴戾,又不满丈夫的怯懦,和鲍里斯发生了爱情。但鲍里斯屈服于封建势力,离开了她。最后,卡杰林娜因无法摆脱黑暗现实的压迫而投河自杀。
  • 3、云雷纹:殷周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大都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多用作地纹,以衬托主题纹饰。
  • 4、避雷针:(1)一种保护建筑物及屋外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装置
  • 5、惊雷荚:茶的一种。
  • 6、鱼雷艇:对敌实施鱼雷攻击的快艇。能迅速灵活地逼近敌方舰船或其他目标,发射鱼雷。徐珂《清稗类钞•舟车•鱼雷艇》:“鱼雷艇者,驶行轻疾之小艇,以薄钢板制之,中装鱼雷发射管,专于暗夜雨雪中或战斗时砲烟之下,驶近敌舰,发射鱼雷以轰沉之。”
  • 7、避雷器:(1)一种保护电器设备等免受雷击损害的装置
  • 8、地雷战:特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利用地雷巧妙地同敌人进行的战斗。
  • 9、布雷舰:用于布设水雷的军舰。舰上有布雷装置和水雷舱。有的配备导航设备,以保证布雷定位精度。
  • 10、忽雷驳:唐初将领秦叔宝所乘马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秦叔寶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后用为骏马名。
  • 11、风雷性:比喻脾气暴躁,极易致怒。
  • 12、避雷线:(1)一种为防止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受到雷击而架设的线路
  • 13、地雷阵:布设一系列地雷所形成的阵势。
  • 14、扫雷舰:(1)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军舰
  • 15、疾雷将:唐郑畋所募精锐部队﹐行动迅速﹐锐不可当﹐号称"疾雷将"。
  • 16、方雷氏:传说中人名。相传其女为黄帝次妃﹐生青阳﹐即少昊帝。
  • 17、五雷法:道教方术。谓得雷公墨篆,依法行之,可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因雷公有兄弟五人,故以五雷称之。
  • 18、忽雷駮:唐初将领秦叔宝所乘马名。
  • 19、贝雷帽: 一种没有帽檐的扁圆形帽子,多用呢绒等制成。[贝雷,法béret]
  • 20、地雷灯: 灯具的一种,因为外形像地雷而得名。
  • 21、云雷音: 佛教术语。形容法云即将降下清凉法雨之前的法音。
  • 22、猎雷舰:猎雷舰,lièléijiàn,用于探测、识别并摧毁水雷的军舰。
  • 23、贝雷斯: “贝雷斯”是地下城与勇士国服的一种暗属性的宠物。
  • 24、風雷性:比喻脾气暴躁,极易致怒。
  • 25、君雷散: 一种药名,主治疳积。
  • 26、哈雷彗星:(1)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其轨道运行周期约76年,彗星核半径估计约15公里,最近一次在1986年出现
  • 27、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 28、五雷正法:五雷法。
  • 29、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
  • 30、风行雷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 31、一雷二闪:形容躲避迅速。
  • 32、扫雷坦克:装有扫雷装置的坦克。
  • 33、斯布雷斯:斯布雷斯塔希里亚故事集中的四杰之一,阴影之主。
  • 34、傅雷家书:比喻家信的珍贵。
  • 35、春雷滚滚:原指春天的雷声阵阵,在网络上常指令人感到震惊的事情滚滚而来或者遇到令人极其震惊的事情。
  • 36、風行雷厲: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 37、大雷头风: 指雷头风病势较剧者。
  • 38、風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 39、火山雷雨:火山喷发时形成的雷雨
  • 40、感应雷击:由于雷雨云的静电感应或放电时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建筑物的金属物线感应出与雷雨云相反的电荷,而悄悄发生,因而不易被察觉。
  • 41、学雷锋卡:学雷锋卡出自《魔兽世界》。
  • 42、天雷滚滚:1.隆隆天雷像乌云翻滚那样。 2.一部衍生类轻小说。
  • 43、饥肠雷动: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 44、潘德雷肯: 另译为潘德拉肯,英文为Pendragon,意为“巨龙”。
  • 45、汉姆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601年。丹麦王子汉姆雷特为了向谋杀父王、篡夺王位并骗娶母后的叔父克劳迪斯复仇而佯装疯癫。后中叔父奸计,在斗剑中为毒剑刺伤,临死前终于奋力杀死了克劳迪斯。
  • 46、紫雷刀法: 西楚霸王项羽的家传刀法,是当世霸道刀法之一。
  • 47、风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 48、扫雷舰艇:扫雷舰艇,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水面舰艇。
雷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闷雷:(1)声音沉闷不响亮的雷。比喻遭到突然的打击
  • 2、犇雷:迅猛的雷声。
  • 3、辊雷:滚动的雷声。
  • 4、撼雷:旧时一种决定献艺次序的方法。
  • 5、石雷:用石头作壳的简易地雷。
  • 6、铁雷:1.地雷的一种。雷壳用铁制成。
  • 7、洊雷:1.相继而作的雷。 2.《易·说卦》以震卦象征长子,因以“洊雷”比喻太子。
  • 8、狞雷:犹炸雷。
  • 9、雄雷:1.猛烈的雷。
  • 10、雌雷:声音不大的闷雷。
  • 11、滚雷:(1)连续不断的打雷 (2)滚动身体去引爆地雷
  • 12、饥雷:1.饥饿时腹鸣有声。饥,通"饥"。
  • 13、劈雷:打雷。
  • 14、转雷:连续不断的雷鸣。
  • 15、百雷:比喻声响之大。
  • 16、桐雷:桐君﹑雷公的并称,相传皆为黄帝时掌药之臣。
  • 17、布雷:(1)布置水雷或地雷
  • 18、陈雷:东汉陈重和雷义的并称。
  • 19、打雷:(1)地球表面大气层中两块带异性电的云相接近放电时发出巨大声响
  • 20、旱雷:1.旱天雷,晴天里的雷。其声特别响亮。2.指地雷。
  • 21、手雷:(1)反坦克用的大型手榴弹
  • 22、饵雷:(1)隐蔽的爆炸装置,通常安装在外表无害的物体上
  • 23、吼雷:打响雷,雷鸣。
  • 24、炮雷:1.亦作"炮雷"。2.巨大的炮声。
  • 25、冻雷:指春天的雷。因天气未暖,还没解冻,故称。
  • 26、风雷:狂风和暴雷。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革命的~。
  • 27、枪雷:古代城防武器。
  • 28、踏雷:地雷的一种。踩雷即炸,故称。
  • 29、电雷:即雷电。
  • 30、车雷:1.如雷的车声。
  • 31、黔雷:亦作'黔'。 即黔嬴。
  • 32、新雷:1.最初的春雷。
  • 33、迅雷:犹疾雷。
  • 34、乘雷:谓发出雷声。
  • 35、过雷:越过雷池。泛指越礼﹑越规。
  • 36、轰雷:1.响雷。
  • 37、蛰雷:惊醒蛰虫之雷。谓初发的春雷。
  • 38、奔雷:声响猛烈的雷。
  • 39、春雷:(1)春天打的雷
  • 40、大雷:地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晋置大雷戍﹐刘裕讨卢循﹐自雷池进军大雷﹐即此。南朝梁鲍照有《登大雷岸与妹书》。
  • 41、霆雷:1.迅雷。比喻巨大的声威。2.喻盛怒。
  • 42、屯雷:指春雷。
  • 43、骨雷:鳄鱼的别名。
  • 44、忽雷:响雷。不怕雷。喻勇暴过人者。琵琶名。鳄鱼的别名。
  • 45、震雷:1.响雷。
  • 46、郁雷:即郁垒。
  • 47、琼雷:琼州﹑雷州的并称。即今海南岛﹑雷州半岛一带。
  • 48、地雷:(1)布于地上或埋于地下的一种爆炸装置
  • 49、干雷:无雨伴随的雷。
  • 50、响雷:(1)天上打雷
  • 51、法雷:佛教语。谓佛法如雷,能惊觉群迷,故称。
  • 52、龙雷:震雷。喻指倾泻、轰鸣之瀑布。
  • 53、雷雷:1.亦作"靁靁"。2.鼓声。
  • 54、南雷:即南雷里。浙江省余姚县之南,有大﹑小雷峰,峰下有南雷里。
  • 55、空雷:1.无雨之雷。
  • 56、闻雷:1.《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
  • 57、扫雷:(1)搜寻并排除敷设的地雷或水雷
  • 58、鼻雷:犹言鼻息如雷。
  • 59、殷雷:轰鸣的雷声。亦指大雷。
  • 60、硬雷:响雷。
  • 61、肉雷:形容酷吏对人犯的残酷鞭打。以其击声如雷鸣﹐故称。
  • 62、旧雷:立春前的雷。
  • 63、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
  • 64、火雷:雷电。
  • 65、霹雷:(1)口∶霹雳
  • 66、五雷:即五雷法。雷。
  • 67、沉雷:(1)响声大而低沉的雷;闷雷
  • 68、排雷:(1)排除布下的地雷、水雷或定时炸弹
  • 69、沈雷:亦作“沉雷”。
  • 70、鱼雷:(1)自行推进的雪茄形可操纵水下武器,装有炸药,由船舰或飞机发射,用以攻击远处之敌舰,由压缩空气使之保持在一定深度和航路的装置控制
  • 71、炸雷:(1)指声音非常响的雷。亦比喻很响的声音
  • 72、张雷:晋·张华、雷焕的并称。传说二人据天象在丰城掘得宝剑龙泉、太阿。
  • 73、阴雷:1.犹闷雷。声响极小近似无声之雷。2.迷信谓阴间的雷击。
  • 74、疾雷:急遽发出的雷声。比喻汹涌的波涛声。
  • 75、起雷:1.打雷。2.比喻声音洪亮。3.扫雷,排除地雷。
  • 76、蚊雷:蚊群飞时所发出的巨大声音。语本《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众喣漂山﹐聚蚊成靁。"颜师古注:"蟁,古蚊字;靁,古雷字。言众蚊飞声有若雷也。"
  • 77、笑雷:《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孔颖达疏:"虩虩﹐恐惧之貌也;哑哑﹐笑语之声也。震之为用﹐天之威怒﹐所以肃整怠慢﹐故迅雷风烈﹐君子为之变容。施之于人事﹐则是威严之教行于天下也。"又《说卦》:"震为雷。"后因以谓笑语而施威严之教﹐如震雷之肃整怠慢。
  • 78、焦雷:响雷。
  • 79、水雷:布设在水中的一种爆炸武器。用以炸毁敌方舰艇或限制其活动。据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武编》一书中的记载,已有“水底雷”这种武器。
  • 80、云雷:云和雷。 指云纹和雷纹。 《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上《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指不吉利的征兆。 《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 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行云下雨。 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 81、轻雷:响声不大的雷;隐隐的雷声。
  • 82、暴雷:突然的响雷。
  • 83、独雷:是几种小型鷸的俗名,尤指滨鷸。
  • 84、落雷:落雷(thunderbolt)又称霹雳或云地间闪电。落雷发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光亮很强,响声很大的云地间闪电。它常是枝状或箭状沿曲折闪道而下,有时出现球状闪电,对地面上的人、畜、作物和建筑物等危害很大。
  • 85、天雷:是地雷的一种,放置位置具有一定的高度,多固定在树上或建筑物上,固定位置通常与人的身高相当。
  • 86、風雷:狂风和暴雷。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革命的~。
  • 87、乾雷:无雨伴随的雷。
  • 88、傅雷: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男,汉族,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 89、绕殿雷:1.宋代大朝会时,廷下禁卫高声山呼,响声如雷,称为"绕殿雷"。2.科举时代,进士录取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称"胪传",亦称"绕殿雷"。3.琵琶的别名。
  • 90、钻天雷:一种点燃后升空爆炸的爆竹。亦指在高空爆炸的高射炮弹。
  • 91、顶心雷:1.谓当头的雷击。
  • 92、梅花雷:埋设成梅花状的地雷群。
  • 93、遶殿雷:1.指胪传之声。宋以来进士殿试后,依甲第唱名上殿召见,称胪唱﹑胪传。传唱者声音宏亮如雷,故称。2.琵琶的别名。
  • 94、掌中雷:见“掌心雷”。
  • 95、掌心雷:1.亦称"掌中雷"。2.道教称手掌中能发出巨大声响的法术。
  • 96、大忽雷:唐代弹拨乐器。其形制为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
  • 97、震天雷:古代的一种火炮。
  • 98、小忽雷:唐代乐器名,形似琵琶。清·孔尚任、顾采合撰有《小忽雷》传奇二卷,以小忽雷为全剧线索,写唐·梁厚本同郑盈盈的婚姻遭盈盈之兄及仇士良破坏,几经周折,终于团圆的故事。
  • 99、子母雷:地雷的一种。踩响雷群中任何一枚,即引起连续爆炸。
  • 100、打闷雷:(1)北方口语∶比喻不明底细,闷在心里瞎猜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雷组词,雷的组词,雷字怎么组词,雷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雷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雷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雷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8个,雷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拼音 léi 注音 ㄌㄟˊ,
笔划 13 繁体
五笔 FLF 五行

基本释义

雷〈动〉敲击。通“擂”。如:官家出游雷大鼓另见léi雷〈名〉(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同本义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说文》阴阳合为雷。——《春秋·玄命苞》雷者,阴中之阳也。——《白虎通》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礼记·月令》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易·说卦》阴阳相薄为雷。——《淮南子·坠形》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如雷如霆,徐方震惊。——《诗·大雅·常武》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杨万里《檄风伯》又如:雷火(因雷击所起的火);雷光(闪电的光茫);雷吼(形容响声大如雷鸣);雷气(雄壮的气概);雷奋(如雷霆的振动);雷干(气候天气苦热);雷谤(比喻猛烈毁谤);雷驰(形容快如雷电闪击);雷腾云奔(如雷电风云般的奔腾)剧响,巨大声响。雷霆乍起——唐·杜牧《阿房宫赋》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水雷、鱼雷通“罍”。古酒器名君于是造立礼器…雷、洗、觞、觚。——《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姓〈动〉打雷故雷则掩耳。——《吕氏春秋·贵生》无冬雷,地冬霆。——《管子·七臣七主》通“擂”,敲击雷鼓大震。——《资治通鉴》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