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都中:京都,京城。
-
2、都邮:1.古指邮驿总站。
-
3、都督:(1)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2)统率
-
4、都会:[dūhuì]:〈名〉都市。[dōuhuì]:(名)都市。
-
5、都郡:1.郡城。
-
6、都来:1.统统,完全。 2.总共;共有。 3.算来。 4.总是,老是。
-
7、都篮:1.亦作"都蓝"。2.木竹篮。用以盛茶具或酒具。
-
8、都城:(1)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国都
-
9、都雅:美好闲雅。
-
10、都噜:象声词。连续小声自语的样子。
-
11、都纻:精美的苧麻布。
-
12、都邑:1.城市。 2.指京城,京都。
-
13、都讲: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 魏晋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 谓演兵讲武。
-
14、都咸:1.亦称"都咸子"。2.果树名。
-
15、都荔:1.都良﹑薜荔的并称。都良,即都梁;薜荔,香草。
-
16、都酿:大的酿造作坊。
-
17、都缦: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横幅布绕腰的一种服饰。
-
18、都辖:宋时缉捕盗贼的治安机构。
-
19、都凡:1.大凡,大概。2.总共。
-
20、都乡:1.犹坊厢。泛指市街。 2.古代城治区划名。
-
21、都蔗:即甘蔗。
-
22、都门:1.京都城门。2.都中里门。3.借指京都。
-
23、都陆:古代突厥族所属的部落之一。
-
24、都畿:1.京都及其周围地区。2.唐道名。辖今河南省西部。
-
25、都幙:古代湘贵地区少数民族酋长对其所部头领的称呼。
-
26、都佼:犹首要。
-
27、都庄:都城的大道。
-
28、都阃:指统兵在外的将帅。
-
29、都丽:华丽;美丽。
-
30、都赫:显赫,有权势。
-
31、都监: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宋代道教职称名。
-
32、都甸:1.都邑郊外之地。
-
33、都鹅:野鹅。体大,故名。
-
34、都肤:药膏名。传说可用以接骨,妇人亦用以傅面,令颜色美丽,故称。
-
35、都胜:1.花名。2.牡丹的一种。3.菊花的一种。4.芍药的一种。5.山茶品种名。
-
36、都房:1.大花房。
-
37、都捻:1.亦作"都捻子"。2.果名。即倒捻子。
-
38、都肄:谓检阅操练士卒。
-
39、都魁:土豪。
-
40、都保:1.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创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
41、都府:1.都会。2.唐节度使的别称。
-
42、都俞:1.见"都俞吁咈"。
-
43、都匠:1.大匠。水利﹑土木等工程的技术总监。
-
44、都郛:1.城郭。
-
45、都台:官署名,即尚书省。唐垂拱元年,武后改称尚书省为"都台"。
-
46、都廐:大厩,御马房。
-
47、都头:1.军职名。都将的别称。唐末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五代沿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2.旧时称衙役﹑捕快头目。3.泛指头领,头脑。
-
48、都啰:古代高丽语。呼人取物曰"都啰"。
-
49、都座:1.见"都坐"。
-
50、都管:总管,管家。 大多,大概。
-
51、都军:殿前司都虞候的别称。 宋时禁军的别称。 指兵马都监。
-
52、都师:1.古代卿大夫采邑的军队。
-
53、都柱:(1)粗大的柱子。都,大。
-
54、都堂:唐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宋金沿之。 明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
-
55、都厕:大厕所。
-
56、都厅:尚书省的总办公厅。
-
57、都里:1.乡里,故里。
-
58、都泽:水流汇聚的草泽地带。
-
59、都辇:京城,国都。
-
60、都纂:总编。
-
61、都君:古称诸侯。 指帝王。
-
62、都人:1.京都的人。2.明代称宫女。3.《诗.小雅》篇名《都人士》的省称。
-
63、都寺:1.太常寺的别称。2.寺院中统管总务的执事僧。
-
64、都速:颤栗貌。犹哆嗦。
-
65、都梁:1.亦称"都梁香"。2.泽兰的别名。3.香名。
-
66、都漫: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横幅布绕腰的一种服饰。
-
67、都数:总数。
-
68、都统:(1)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
-
69、都宪:明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
-
70、都踊:旧时日本国西京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
-
71、都纲:西藏喇嘛的诵经室。
-
72、都録:犹录事。
-
73、都知:旧时妓院中的班头,分管诸妓。 教坊歌师。 五代﹑宋殿前武官名,属殿前司。 对店小二客气的称呼。
-
74、都内:1.内府,国家的金库。2.掌管国库的官吏。
-
75、都领:1.总领,总管。2.要领,要诀。
-
76、都灶:蒸炊用的大灶。
-
77、都总:1.总是。2.清代武官名。3.旧时区乡一级政权的头头。
-
78、都目:1.纲目,纲要。
-
79、都公:1.唐尚书省左右司的别称。
-
80、都老:古代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对酋长﹑长辈的称呼。
-
81、都车:都邑的兵车。
-
82、都契:要义﹑要领。
-
83、都部:统率兵众。
-
84、都养:为众人做饭烧菜。
-
85、都家:1.周代王子弟﹑公卿﹑大夫的采地。
-
86、都了:昆虫名。寒蝉的别称。
-
87、都道:都城的街道。
-
88、都抹:方言。嘟起嘴巴不吭声。
-
89、都士:《周礼》官名。掌理都家狱讼事。 京都或大城市的人。
-
90、都关:主关,中心关隘。
-
91、都波:1.见"都播"。
-
92、都场:1.众人聚会娱乐的广场。2.宋代官茶盐专卖机构的营业处所。
-
93、都冶:美艳,漂亮。
-
94、都鄙: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京城和边邑。 美好和丑陋。
-
95、都下:1.京都。
-
96、都试:(1)汉代一种讲武习兵的考试制度
-
97、都德:(1)法国小说家。其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最后一课》是世界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
98、都吏:汉职官名。督邮的别称,主察视责罚之事。
-
99、都良:1.香木名。即都梁香。
-
100、都句:木名。
-
1、东都门:汉代长安城东门之一,即宣平门。
-
2、酆都城:亦可写为丰都城,是旧时迷信传说中的阴司地府,人死后的去处。
-
3、汩都都:水流声。
-
4、仙都观:道观名。在四川·丰都县·平都山。
-
5、巴都儿:即巴图鲁。
-
6、三都赋:晋·左思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
-
7、待都来:犹言不过。
-
8、卢都子:果名。胡颓子的别称。
-
9、八都鲁:蒙古语baatur音译,义为勇士,即满语之“把图鲁”。多见于元代史籍、戏剧等。
-
10、把都儿:1.亦作"把都"。2.蒙古语勇士﹑武士的音译。
-
11、郅都鹰:汉郅都,孝景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后迁为中尉,行法严酷,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之畏惧,侧目而视,时号为'苍鹰'。见《史记.酷吏列传》。后因以'郅都鹰'形容威仪慑人。
-
12、八都儿:亦作"八都鲁"。
-
13、八都纸:一种适于写毛笔字的手工制纸。色微黄。
-
14、店都知:对店小二的尊称。
-
15、鸿都学:见“鸿都门学”。
-
16、吹都都:方言。玩具名。
-
17、都都知:1.唐代统领都知的乐官。
-
18、骨都侯:汉时匈奴官名。冒顿单于设置,分左右,由异姓贵族担任,位在谷蠡王之下,是单于的辅政近臣。《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亦省称"骨都"。借指匈奴官员或异姓大臣。
-
19、谩都歌:痴呆。
-
20、边都护:界方的谑称。
-
21、玄都坛:古道坛名。
-
22、战都速:见“战笃速”。
-
23、绛都春:1.词调名。有平仄两体。平韵九十八字,始见于宋陈允平《日湖渔唱》。仄韵一百字,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词》。见清万树《词律》卷十六。2.曲牌名。明汤显祖《南柯梦》﹑清李渔《奈何天》均有此曲。
-
24、盘都丞:对文具盒的戏称。
-
25、添都马:五代时称资助军队的马匹。都,军伍之名。
-
26、成都市:四川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成都平原中心,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蜀汉、五代前后蜀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简称“蓉”,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又称“锦城”。1928年设市。人口3078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等。有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等高等学校。
-
27、桃都山:传说中的山名。
-
28、中都官:汉代京师各官署的统称。
-
29、谩都謌:痴呆。
-
30、鸿都客:神仙中人。
-
31、玄都观:北周、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隋·开皇二年改名为玄都观。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崇业坊。见宋·宋敏求《长安志》。后废。泛指道观。
-
32、骨都都:1.亦作"骨突突"。2.腾涌貌。3.象声词。
-
33、都都统:统兵的主帅。
-
34、喜都都: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
-
35、成都卜:见“成都卖卜”。
-
36、大都会:大城市。
-
37、中都城: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
38、古都都:形容不断腾涌的水声。 形容声音不绝貌。
-
39、亦都护:突厥语音译。我国古代高昌回鹘等突厥语诸部首领的称号,意为"幸福之主"或"神圣陛下"。一说,借用汉语官名"都护"加词首元音"亦"而成。
-
40、云都赤:蒙古语音译。意为带刀的人,元代用以名皇帝的侍卫官。
-
41、江都马:唐·李绪擅长画马,曾封为江都王,因称其所画之马为“江都马”。
-
42、大都宪:明代称巡抚从三品为大都宪。
-
43、昌都县:在西藏自治区东部,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与昂曲在境内汇合,川藏公路经过境内。旧名“察木多”,为西藏东部地区的重要城镇。人口75万(1993年)。古迹有绛巴林(昌都寺)、卡若遗址。
-
44、大都路: 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
-
45、只都村: 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市只都村历史悠久,位于滹沱河北岸,全村5000余人口,土地面积3400亩。
-
46、左都尉: 民国时期的一种军官官阶。
-
47、昌都龙: →侏罗世末的古昌都湖地区目→ornithischia鸟臀目亚目genasauria颌齿类thyreophora覆盾甲龙亚目。
-
48、骑都尉:古代官阶名称
-
49、八旗都统:职官名。八旗统领的职称。入关前,称固山额真,入关后,改汉名为都统。蒙古、汉军,旗各一人,从一品,副都统旗各二人,正二品,各掌户政及军政。
-
50、赤都心史: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
51、痕都斯坦:即印度。
-
52、恶杀都来:1.宋﹑元﹑明时刽子手行刑前的叫喊声。
-
53、佥都御史:(1)官名。明代都察院设有此职,位在副都御史之下
-
54、都都磨磨:1.亦作"都都摸摸"。亦作"都都抹抹"。2.方言。畏缩不前貌。
-
55、的历都卢:方言。形容眼睛看物不定。
-
56、济馋都护:对可以解馋的美食的谑称。
-
57、成都平原: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扇组成。在四川盆地西部,以都江堰市为顶端。面积约9100平方千米。海拔600米左右。有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
-
58、墨曹都统:笔的谑称。
-
59、滴羞都苏:颤抖貌。
-
60、右都御史:(1)官名。明代都察院(国家的监察机关)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
61、滴修都速:颤抖貌。
-
62、鸿都之事:《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后以“鸿都之事”指卖官鬻爵以求财货。
-
63、京都八景:指北京的八大名胜: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阴、玉泉垂虹、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居庸叠翠。或合“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而为“京都十景”。
-
64、夫甘都卢:古国名。其地或以为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卑谬附近。见《汉书.地理志下》。《汉书.西域传赞》及张衡《西京赋》省译作"都卢"。唐代称为骠国。
-
65、不贤都头:1.不贤人的首领。指极不贤慧的人。
-
66、洪都拉斯:北美洲国家。在中美洲地区北部,临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面积1121万平方千米。人口534万(1993年)。首都特古西加尔巴。除沿海平原外,均为山地高原。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出口香蕉、咖啡。
-
67、一透都透:犹言一通百通。谓一理既明,众理皆可贯通。
-
68、鸿都少君:鸿都,指鸿都客;少君,即李少君。
-
69、射鸱都将: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
70、弟子都养:替学生管理伙食的人。
-
71、无害都吏:1.亦称"无害吏"。2.汉代官名,见于《汉律》。犹言公平吏。谓能公正执法﹑主持公道的官吏。
-
72、低都儿低:低而又低,很低。
-
73、都都摸摸:1.见"都都磨磨"。
-
74、京都十景:指北京的八大名胜: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阴、玉泉垂虹、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居庸叠翠。或合“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而为“京都十景”。
-
75、蜀都海棠:1.指原产蜀都的海棠。
-
76、都都抹抹:1.亦作"都都摸摸"。亦作"都都抹抹"。2.方言。畏缩不前貌。
-
77、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
-
78、首都前沿:我国首都消费、思维的前沿阵地
-
79、永安都督: 蜀汉政府在吴国和蜀国边境设置的戍卫重镇,是蜀汉政府在吴蜀边境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统治长官就是永安都督,除此之外,蜀汉政府还设置了庲降都督、汉中都督和江州都督。
-
80、果毅都尉: 唐宋军事职官名称。
-
81、爬天都峰:是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
-
82、滴脩都速:颤抖貌。
-
83、博都哩姓:姓氏,源于鄂温克族,出自唐朝末期靺鞨族“通用三十姓”之粟末部孛术律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
84、京都大学:京都大学(KyotoUniversity),简称“京大”,是日本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其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为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和指定国立大学。
-
1、成都:(1)中国四川省省会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积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万(1982)
-
2、酆都:县名。在四川省东南,长江西北岸。俗传为冥府所在。
-
3、大都:(1)几乎全部或大多数
-
4、赤都:1.对十月革命后俄国首都的称呼。
-
5、鄂都:指郢。
-
6、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 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 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
7、首都:(1)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
-
8、仲都:方士王仲都,相传为汉元帝时汉中道士,能忍寒暑。《水经注.渭水》引汉桓谭《新论》:"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载驷马,于上林昆明池上环冰而驰。御者厚衣狐裘寒战,而仲都独无变色,卧于池台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环以十炉火,不言热,又身不汗。"后用以为典故。
-
9、邛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国名。
-
10、定都:(1)确定某地为首都 (2)把首都设在某地
-
11、京都:(1)国都。京师 (2)始称于司马晋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
12、两都:(2)——《后汉书·张衡传》
-
13、洛都:即洛阳。因是著名的古都,故称。
-
14、建都:(1)建立国都;定都
-
15、南都:1.地名。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因称宛为南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汉张衡有《南都赋》﹐李善注引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2.明人称南京为南都。如吴应箕记南京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
16、洪都:江西省南昌市的别称。隋﹑唐﹑宋时南昌为洪州治所,唐初曾在此设都督府,因以得名。
-
17、别都:犹陪都。
-
18、长都:1.指汉都长安。
-
19、官都:国家众官的首长或某地方某单位的行政长官。
-
20、柴都:传说中的古泉名。
-
21、百都:犹百城。各个城邑。
-
22、贰都:犹陪都。
-
23、汉都:汉代都城。亦泛指汉族政权的都城。
-
24、郎都:传说中凤鸟的飞鸣声。
-
25、庆都:传说中人名。为帝尧之母。古成阳 河南省范县 尧陵南有庆都陵。见《宋书.符瑞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序》唐陆德明释文。
-
26、拔都:1.亦作"拔突"。2.蒙古语。意为勇士。
-
27、还都:1.回到都城;返回都城。2.迁回原都。
-
28、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帝王居住的都城。
-
29、邦都:1.距王城四百里到五百里的地方。即公之采地与王同母弟及王之庶子所食邑。
-
30、二都:1.西周都城镐京与东周都城洛邑的合称。《诗.王风.王城谱》孔颖达疏:"《车攻序》云'复会诸侯于东都',谓王城也。周以镐京为西都,故谓王城为东都。王城即洛邑。"后因沿以称长安和洛阳。长安为西汉都城,镐京在其西南;洛阳为东汉都城,即东周的洛邑。2.两个都邑。
-
31、关都:边关与都城。
-
32、伯都:古代方言。虎的别称。
-
33、行都:(1)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
-
34、嫮都:艳丽。
-
35、曼都:柔媚。
-
36、古都:(1)古时的都城
-
37、滦都:即滦京。
-
38、小都:古代卿之采地。
-
39、猪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动物。指豪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怪物。其身形如猪。
-
40、蜀都:古代蜀国的都城。即今四川省成都市。
-
41、野都:1.荒远的城邑。
-
42、邺都:1.指邺城。因曾作都城,故名。
-
43、置都:1.建都。
-
44、帝都:(1)帝王所居的城。也叫“帝京”
-
45、国都:(1)首都
-
46、末都:酱的一种。一说即榆子酱。
-
47、上都: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4.指天宫。
-
48、故都:(1)以前的国都
-
49、卢都:嘴唇鼓翘貌。表示不满。
-
50、下都: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西周都镐京,以雒邑 今河南洛阳故城 为下都。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 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 今江苏南京市 为下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北齐都邺,以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宋都开封,以洛阳为下都。 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
51、八都:犹八方。
-
52、乐都:康乐之都。
-
53、设都:设立首都。
-
54、王都:天子的都城。
-
55、皇都:京城;国都。 辽都名。辽神册三年建﹐会同元年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
56、尽都:全都;统统。
-
57、丽都:(1)华丽;华美
-
58、燕都:指燕京。即今之北京。《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燕都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遣婢赴燕都,欲达宫闈,为生陈寃。”何其芳《忆昔》诗:“海上桃花红似锦,燕都积雪白於银。”
-
59、过都:明时豪强地主瞒田逃税的一种方法。
-
60、列都:各城邑。
-
61、鸿都:汉代藏书之所。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在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借指秘书省。指仙府。参见“鸿都客”。
-
62、西都:1.古都名。(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洛邑为东都﹐因称镐京为西都。《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2)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建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3)东汉都洛阳﹐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汉班固《西都赋》:"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惟长安。"(4)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5)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为西都﹐不久罢。(6)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都开封府﹐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为西都。(7)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以京兆府为西京﹐又称西都﹐至晋天福三年(938年)罢。2.(8)五代吴都江都府﹐至南唐改都江宁府﹐因称江都府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北宋以洛阳为陪都﹐因在开封西﹐故称洛阳为西都。宋梅尧臣《闻欧阳永叔谪夷陵》诗:"共在西都日,居常慷慨言。"3.西汉的代称。
-
63、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
64、公都:复姓。战国时孟轲有弟子公都子。见《孟子.公孙丑下》。
-
65、楚都:古楚国的都城。多指郢。
-
66、干都:古代方言。老年人皮肤干枯暗淡的样子。
-
67、鸟都:传说中的一种兽名。
-
68、迁都:(1)迁移国都
-
69、琼都:1.京都。2.指仙都。
-
70、北都:指今北京市。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 公元 年 由应天 今江苏南京市 迁都北京,正统六年正式定都北京,故北京亦称北都。
-
71、浚都:语出《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旟,在浚之都"。浚,春秋卫邑名。后泛指卫地。
-
72、青都:1.犹上清。道家幻想的仙境﹐天帝所居的宫阙。
-
73、中都:京都。指一般城市。
-
74、扬都:1.南北朝时称建康为扬都。2.指扬州。
-
75、子都:古美男子名。即冯子都。
-
76、骨都:汉时匈奴官名。冒顿单于设置,分左右,由异姓贵族担任,位在谷蠡王之下,是单于的辅政近臣。《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亦省称"骨都"。借指匈奴官员或异姓大臣。
-
77、谷都:(1)鼓起;撅起。表示不高兴或生气的样子
-
78、军都:1.军中战友。2.山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
-
79、山都:兽名。又称豚尾狒狒,是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
-
80、拓都:英语total之译音。总体:团体;社会。
-
81、天都:1.天空。2.帝王的都城。3.星名。属于南方七星中的星宿。4.安徽黄山高峰名。
-
82、全都:(1)全体,全部
-
83、元都: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84、奠都:(1)把国家首都位置确定下来
-
85、三都:1.三个都城。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2.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3.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4.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5.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6.三个都城。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7.指晋左思所著《三都赋》。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
86、娴都:文雅。
-
87、州都: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
-
88、孤都:1.古人对圆头东西的称呼。2.形容因生气或愁苦而撅着嘴的样子。
-
89、计都:梵历中的九星之一。它与罗?均为假想的星座。旧时星命家以为它们均主灾咎。
-
90、旧都:(1)故都。相对新都而言
-
91、乡都:宋元时代县下分乡,乡下分都,并称"乡都"。亦用以泛指农村地区。
-
92、把都:亦作"把都儿"。
-
93、本都:本来建都之境。
-
94、留都:(1)古代王朝迁都以后,旧都仍置官留守,故称留都
-
95、碌都:颤动;哆嗦。
-
96、移都:搬迁京都。
-
97、星都:指汉长安故城。
-
98、雄都:1.险要雄伟的城邑。
-
99、幽都:北方之地。 谓阴间都府。
-
100、人都:兽名。山都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