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诏求:皇帝下令征求。
-
2、诏征:皇帝下令征召。
-
3、诏除:诏命拜官授职。
-
4、诏跸:谓帝王出行。
-
5、诏辞:1.传达君主的辞命。2.指君主的命令。
-
6、诏家: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
7、诏用:皇帝直接下令任用。
-
8、诏凤:即凤诏。诏书。
-
9、诏板:1.亦作"诏版"。2.犹诏书﹐诏令。
-
10、诏诲:告诫教诲。
-
11、诏号:1.诏告名号。号﹐神号﹐币号。2.诏告﹑号令。
-
12、诏狱:(1)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
13、诏条: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
14、诏告:祷告。 诏示。 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告示。
-
15、诏言:犹圣旨。
-
16、诏使:皇帝派出的特使。
-
17、诏制:君主的命令。
-
18、诏书:(1)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
19、诏举:也称制举。指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录用人才。
-
20、诏藁:诏书的草稿。
-
21、诏徒:告语徒众。
-
22、诏语:1.诏书上的话。2.告诫吩咐。
-
23、诏文:谓诏书文字。
-
24、诏体:诏书的文体。
-
25、诏示:谓以诏书告知臣下。 犹教导。
-
26、诏召:君主下令召唤﹔征召。
-
27、诏侑:劝告。
-
28、诏命:皇帝的命令。
-
29、诏牓:亦作“诏榜”。
-
30、诏议:下诏命令论议。
-
31、诏志:谓教导立身养志。
-
32、诏恩:天子赐予的恩惠。
-
33、诏期:征召的日期。
-
34、诏导:教导。
-
35、诏格:诏令的格式。
-
36、诏诰: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
37、诏檄:诏书和檄文。
-
38、诏相:谓教导行大礼的言辞与礼节。
-
39、诏墨:诏令上的墨迹。
-
40、诏表:文体名。诏令和表章。
-
41、诏赞:禀告和赞助(王者)。
-
42、诏记:皇帝亲自撰写的诏书。
-
43、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
44、诏策:1.即诏书。2.文体的一种。3.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以录取人才。
-
45、诏榜:1.以文德告谕。2.政府机关发布的通告。
-
46、诏疏:诏书和奏疏。
-
47、诏选:1.皇帝下诏任命。2.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
-
48、诏草:诏书的草稿﹔诏书。
-
49、诏盟:祷告盟誓。
-
50、诏槁:1.亦作"诏槁"。2.诏书的草稿。
-
51、诏勑:1.亦作"诏勑"。2.皇帝下令。3.诏书。
-
52、诏工:古代乐官之长。
-
53、诏谕:(1)天子下诏令指示臣民
-
54、诏赦:赦罪的诏书。
-
55、诏令:(1)文体名。古代帝王、太后、皇后所发公文的总称
-
56、诏囚:奉皇帝命令拘禁的囚犯。
-
57、诏纶:诏书。
-
58、诏旨:诏书﹑圣旨。
-
59、诏音:诏命。
-
60、诏册:皇帝的文告。
-
61、诏葬:下诏安葬。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
-
62、诏卷:诏书。
-
63、诏稿:1.亦作"诏槁"。2.诏书的草稿。
-
64、诏函:诏书。
-
65、诏爵:谓诏赐以爵位。
-
66、诏敕:1.亦作"诏勑"。2.皇帝下令。3.诏书。
-
67、诏祝:祷告。
-
68、诏事:谓报请王者授与职事。
-
69、诏筵:天子所设的筵席。
-
70、诏禄:报请王者授与俸禄。
-
71、诏版:1.亦作"诏版"。2.犹诏书﹐诏令。
-
72、诏检:即诏书。语本《后汉书.公孙瓒传》﹕"﹝袁绍﹞矫刻金玉﹐以为印玺﹐每有所下﹐辄皂囊施检﹐文称诏书。"
-
73、诏纸:即诏书。
-
74、诏徵:皇帝下令征召。《后汉书·丁鸿传》:“永平十年詔徵,鸿至即召见。”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詔徵。”
-
75、诏安话: 诏安客家语,民间称诏安客家话,又称诏安客话或诏安客语,或诏安客事,是指福建的诏安县(官陂镇、霞葛镇、秀篆镇、还有太平镇、红星镇的部分地区)、平和县客家居民以及广东饶平部分客家居民所使用的语言。
-
1、秦诏版:1.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量上。也称秦量诏版。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咸阳遗址出土﹐山西左云﹑山东文登等地也曾有刻有秦始皇诏书的铜权出土。秦二世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它们证明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
-
2、南诏蛮:指乌蛮等族。
-
3、传诏童:小太监。
-
4、南诏画卷:唐南诏名画。亦名《南诏国史图》﹑《中兴国史画》。唐光化二年(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南诏画师绘,取材于南诏地方政权建立的故事。画笔生动精美,宗唐人笔法,为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原藏故宫,今在日本。
-
5、伪满诏书: 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是使天下臣民周知的文告。诏是告诉的意思。
-
6、金玺诏书: 在匈牙利长期的对外战争中,贵族阶层势力逐渐膨胀。
-
1、命诏:君王的命令。
-
2、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
-
3、草诏:1.拟写诏书。2.指拟定的诏书。
-
4、还诏: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诏书中的违误过失。
-
5、密诏:(1)内容秘密的诏书
-
6、裁诏:1.谓替皇帝起草诏书。
-
7、对诏:犹对策。
-
8、摈诏:对宾主双方作介绍的人。
-
9、蜡诏:1.封在蜡丸中的密诏。
-
10、纶诏:即诏书。
-
11、待诏:1.等待诏命。 2.官名。 3.待命供奉内廷的人。 4.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诏"。
-
12、阁诏:搁置诏书。谓不奉诏命。
-
13、茫诏:1.见"茫蛮"。
-
14、应诏:(1)接受皇帝的诏命
-
15、追诏:谓召回的诏书。
-
16、被诏:1.承受诏命。
-
17、帛诏:写在帛上的诏书。后泛谓诏书。
-
18、讽诏:1.讽喻告诫。
-
19、哀诏:帝王崩后,嗣君布告国中的诏书。
-
20、尺诏:1.指诏书。
-
21、特诏:1.帝王的特别诏令。
-
22、飞诏:1.指诏书。2.飞传诏书。
-
23、画诏:已画可的诏书。
-
24、内诏:不经过外朝,直接由宫中发出的皇帝的诏命。
-
25、手诏:(1)皇帝亲笔写的命令
-
26、承诏:奉诏旨。
-
27、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 犹称旨。
-
28、讲诏:1.讲说昭告。
-
29、泥诏:泥封之诏书。
-
30、下诏:(1)帝王颁发诏令
-
31、口诏:皇帝的口头诏令。
-
32、赉诏:颁赐诏书。
-
33、花诏:1.古代用以赐爵或授官的诏令。多用花色绫纸所写并套以锦袋。
-
34、答诏:皇帝回答臣下奏疏的诏书。
-
35、钦诏:皇帝召见。
-
36、凤诏:即诏书。
-
37、睿诏:1.皇帝的命令或教训。
-
38、玉诏:玉帝的诏书。
-
39、中诏:宫中直接发出的帝王亲笔诏令。
-
40、丹诏: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
41、恩诏:1.帝王降恩的诏书。
-
42、明诏:1.英明的诏示。2.公开宣示。
-
43、圣诏:对皇帝或临朝太后的诏书的尊称。
-
44、天诏:皇帝的诏命。
-
45、赤诏:尺诏。赤,通"尺"。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诏书为尺一﹑尺一板或尺诏。
-
46、矫诏:(1)假托的皇帝诏书
-
47、书诏:诏书;草拟诏书。
-
48、鸾诏:仙诏。
-
49、南诏:古国名。建于盛唐时,是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受唐册封,历十三王,唐末为贵族郑买嗣所灭。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
-
50、玺诏:诏书。上有御印,故称。
-
51、条诏:犹诏令。
-
52、宣诏:1.宣读诏书;下达诏命。2.谓帝王召见。诏,召。3.指诏命。
-
53、教诏:教诲;教训。
-
54、训诏:1.帝王训教的诏旨。
-
55、温诏:词情恳切的诏书。
-
56、银诏:帝王诏书的美称。
-
57、传诏:1.传达诏命。2.传达诏命的官员。
-
58、墨诏:皇帝亲笔书写的诏旨。
-
59、嘉诏:敬称朝廷的诏书。
-
60、青诏:1.即诏书。
-
61、八诏:隋·唐时期永昌、姚州地区有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又有时傍、矣川罗识二族,通号“八诏”。
-
62、宽诏:《后汉书.侯霸传》:"每春下宽大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也。"后因以"宽诏"谓放宽禁律或实行宽赦的诏书。
-
63、涣诏:谓帝王的恩诏。
-
64、预诏:谓皇帝预先下令。
-
65、科诏:1.法律与诏令。2.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
66、迁诏:迁徙之诏令。
-
67、六诏: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 今巍山县南境 ﹐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
68、申诏:申令告诫。
-
69、制诏:皇帝的命令。
-
70、紫诏:即紫泥书。
-
71、遗诏:(1)皇帝临终时颁发的诏书
-
72、尺一诏:诏书。
-
73、凤尾诏:指诏书。
-
74、轮台诏:汉武帝一生,致力开拓西域,国力大损。至晩年深悔之,遂弃轮台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台诏'。事见《汉书.西域传赞》。
-
75、哀痛诏: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
-
76、丹凤诏: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
-
77、衣带诏:(1)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献帝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这就是“衣带诏”的由来
-
78、山东诏:《汉书•贾山传》:“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后因以“山东诏”为诏书的美称。
-
79、罪己诏:帝王引咎自责的诏书。
-
80、凤凰诏:指诏书。
-
81、朱字诏:1.皇帝用朱笔写的诏书。
-
82、金花诏:1.用金花笺写的诏书﹑诏令。
-
83、五色诏: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着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诏'指诏书。
-
84、紫泥诏:即紫泥书。
-
85、十行诏:指诏书。
-
86、又手诏: 一个典故。
-
87、薄葬诏: 一部葬诏。
-
88、硃字诏: 皇帝用朱笔写的诏书。《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己未,以硃字詔赐帝师所居萨斯嘉部。”
-
89、大赦诏: 大赦诏这个词。
-
90、黄素诏:帝王诏书。写于黄绢,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