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讳言:(1)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
-
2、讳免:隐瞒回避。
-
3、讳匿:隐匿﹔藏匿。
-
4、讳亡:谓忌言亡国。
-
5、讳饰:(1)隐讳和掩饰
-
6、讳屈:谓因有所顾忌而不直书其事。屈﹐同"曲"。
-
7、讳隐:回避隐瞒。
-
8、讳辟:1.亦作"讳辟"。2.隐匿回避。
-
9、讳字:1.避称其字号。2.名字。
-
10、讳讦: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
11、讳穷:谓嫌憎困厄潦倒。
-
12、讳门:拒谏之门。
-
13、讳生:避称生者的名。
-
14、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
-
15、讳所:指死难之地。
-
16、讳忌:(1)避讳禁忌
-
17、讳问:死讯。
-
18、讳蔽:隐瞒掩盖。
-
19、讳老:忌言自己年老。
-
20、讳人:谓忌讳看到产妇生育孩子。
-
21、讳犬:谓忌讳看到母狗产仔。
-
22、讳避:1.亦作"讳辟"。2.隐匿回避。
-
23、讳日:人死亡之日﹔忌日。
-
24、讳掩:回避掩饰。
-
25、讳名:避称其名。
-
26、讳死:1.忌言死亡。2.避称死者的名。
-
27、讳疾:比喻隐瞒缺点或错误。疾﹐毛病﹐缺点。
-
28、讳迹:犹敛迹。谓藏身不出。
-
29、讳恶:1.讳与恶。讳﹐先王之名﹔恶﹐忌日﹐一说国家之大凶大灾。2.嫌憎。
-
30、讳谀:隐讳不言和阿谀谄媚。
-
31、讳饰格:修辞格的一种。说话时遇到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其它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讳饰。
讳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讳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忌讳:[jìhuì]:(动)①由于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方面的顾忌,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虑,日久成为禁戒:有些人~4这个数字(迷信)。②对某些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做事情最~虎头蛇尾。
-
2、不讳:不隐讳。不避尊长的名字。死亡的婉辞。
-
3、避讳:[bìhuì]:(动)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bìhui]:回避,忌讳。
-
4、名讳:(1)古代指应该避讳的师、长之名
-
5、家讳:旧谓父祖的名讳。与"国讳"相对,也叫"私讳"。
-
6、填讳: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
-
7、犯讳:(1)旧时指不避尊亲或上级的名讳 (2)触犯忌讳或应该避讳的东西
-
8、公讳:谓避君王之讳。与'私讳'相对。
-
9、辟讳:1.避讳。
-
10、隐讳:(1)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
-
11、称讳:1.称呼名字。
-
12、御讳:皇帝的名字。
-
13、密讳:犹忌讳。
-
14、掩讳:掩饰讳言。
-
15、连讳:谓名讳相同。
-
16、内讳:谓讳言国内或家内之恶事。 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
-
17、官讳:1.旧时指尊长的名字。2.正式的名字。
-
18、斥讳:1.不避忌讳﹐直接指陈。
-
19、曲讳:1.蓄意隐瞒。2.指曲意加以掩饰。
-
20、问讳:古礼,初至人家,先问以祖先名讳,以免触犯。
-
21、法讳:敬辞。称出家人的法名。
-
22、惭讳:羞惭隐瞒。
-
23、触讳:1.触犯讳忌。
-
24、抵讳:隐瞒;抵赖。
-
25、偏讳: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
26、匿讳:隐瞒。
-
27、尤讳:犹大讳。指帝王等死亡。
-
28、大讳:大禁忌。谓天子之死。
-
29、疑讳:1.疑虑忌讳。
-
30、革讳:忌讳。
-
31、凶讳:讣告,死讯。
-
32、月讳:1.指月内应禁忌的事情。
-
33、台讳:敬辞。旧时用于询问人名字。
-
34、护讳:庇护和隐讳。
-
35、正讳:指人的正名。
-
36、奉讳:1.谓居丧。《礼记.曲礼上》:"卒哭乃讳。"陈澔集说:"凡卒哭之前﹐犹用事生之礼﹐故卒哭乃讳其名。"盖父母没﹐孝子不忍言亲之名﹐故讳之。后人因称居丧为"奉讳"。2.旧称帝王死后举丧。
-
37、干讳:触犯忌讳。
-
38、拒讳:拒不承认,隐瞒。
-
39、空讳:1.毫无根据的忌讳。
-
40、时讳:犹时忌。
-
41、小讳:幼时小名,多指帝王言。
-
42、有讳:死的婉词。
-
43、山讳:因避讳而不直称山名。语出《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
-
44、圣讳:旧指圣人或帝后的名字。
-
45、私讳:封建时代以父﹑祖的名字为私讳。也称家讳。
-
46、抑讳:隐瞒。
-
47、襃讳:1.亦作"褒讳"。2.扬善隐恶。
-
48、国讳:1.犹国丧。2.指皇帝的名讳。
-
49、无讳:1.没有顾忌;没有隐讳。2.不讳。指灭亡。
-
50、庙讳:封建时代称皇帝父祖的名讳。
-
51、题讳: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文中出现的祖先名讳,谓之"题讳"。
-
52、胎讳:犹乳名。
-
53、不可讳:死的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