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艾命:1.舍生;捐躯。艾,通"刈"。
-
2、艾缗:1.即艾绶。
-
3、艾气:1.谓如邓艾之口吃。2.宋龙衮《江南野录》:"﹝韩熙载﹞性好谑浪,有投贽荒恶者,使妓炷艾熏之。俟来,嗅曰:'子之卷轴何多艾气也。'"艾,音近呆。后用为嘲人文字粗恶之典。
-
4、艾绒:(1)中国、日本民间医药用于灸疗的艾制细丝
-
5、艾韠:1.亦作"艾毕"。2.上古象刑之一。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韠,古代官服上的蔽膝。艾,通"刈"。
-
6、艾席:1.用艾草作席子。言生活极清贫。
-
7、艾年:老年。
-
8、艾帐:1.猎雉者用野草作成的蔽体。
-
9、艾褐:印染﹑绘画等所用的一种颜料。
-
10、艾豭:亦作'艾猳'。
-
11、艾衣:1.古俗,端午日采艾叶合绵制衣,谓服之能祛毒。
-
12、艾萧: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
13、艾蒿: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
14、艾老:对五十岁以上的人的称谓。
-
15、艾灸:1.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熏炙穴位以治病。
-
16、艾服:古代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 指五十之年。 泛指从政。
-
17、艾草:艾草(学名:ArtemisiaargyiH.Lév.&Vaniot),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可药用。艾草,是我国有端午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可驱邪,很多地方都在这一天挂艾草,制作艾草小吃。
-
18、艾发:1.苍白头发。
-
19、艾餻:1.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谓可祛毒。
-
20、艾炷:1.揉艾制成锥形的颗粒,谓之"艾炷"。中医用以灸疗疾病。
-
21、艾色:1.美色。指美女。
-
22、艾虎:艾虎 哺乳动物,背部棕黄色或淡黄色。昼伏夜出,捕食小动物,毛皮可制衣物。也叫地狗。艾虎 [àihǔ]用艾做成的像老虎的东西,旧俗端午节给儿童戴在头上,认为可以驱邪。
-
23、艾绶:1.系印纽的绿色丝带。汉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
-
24、艾康:1.安宁。
-
25、艾安:谓民生安定,宇内承平。艾,通'乂'。
-
26、艾猳:亦作'艾猳'。
-
27、艾怨:《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言太甲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以'艾怨'谓埋怨,悔恨。
-
28、艾杀:1.斩割;芟除。
-
29、艾毕:1.见"艾韠"。
-
30、艾酒:1.古俗,端午日采艾浸酒,饮之以祛邪。
-
31、艾孀:年老的寡妇。
-
32、艾壮:1.称年逾五十而身体强健者。
-
33、艾子:食茱萸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 方言。艾草。
-
34、艾纳:亦作'艾蒳'。 也称大艾。菊科。木质草本植物,叶互生,春末开花。我国产于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将其叶片蒸馏后所得艾粉,精炼成艾片 也称冰片或艾脑香 ,可供药用,有解热﹑驱风﹑止痛﹑镇静之效。 古松﹑梅等树皮上生出的一种莓苔。有香气。
-
35、艾符:1.古俗,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恶。
-
36、艾人:古俗,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 年长的人。
-
37、艾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后谑称口吃言讷曰"艾艾",本此。
-
38、艾焙:1.用艾炷熏炙。喻苦楚。
-
39、艾蒳:1.见"艾纳"。
-
40、艾芜:(1904-1992)小说家。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今新都)人。早年曾在缅甸、新加坡等地流浪,做过伙计、校对、编辑。1932年参加左联。1948年任大学教授。建国后曾任重庆市文化局局长。著有长篇小说《故乡》、《百炼成钢》,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等。有《艾芜文集》。
-
41、艾卫:艾达的卫星。
-
42、艾谜:ÂMEDI艾谜是法国专业的芳疗护肤品牌,其名取自于法语ÂME和MEDICAMENT,是“灵魂”与“药剂”的意思。
-
43、艾滋病:(1)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病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很容易感染上对一般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毫无危险的疾病。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交、血液及血液制剂等途径传播
-
44、艾窝窝:用熟糯米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也作爱窝窝。
-
45、艾思奇:艾思奇(1910年-1966年3月22日),云南腾冲人,原名李生萱,蒙古族,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
-
46、艾里克: RPGMakerVXAce是Enterbrain开发的RPGMaker系列的第五代。
-
47、艾叶豹: 雪豹。
-
48、艾凡赫:一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长篇小说。英国司各特作于1820年。小说通过撒克逊贵族的后裔艾凡赫的冒险经历,描写了比武、攻打城堡以及骑士的爱情、绿林侠盗的生活等,再现了12世纪末英国的民族矛盾、民族风尚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
49、艾马克: “部落”)是蒙古国和内蒙古的行政区划单位,中文分别称“省”和“盟”。
-
50、艾弥尔: “亲王”、“领袖”、“司令官”
-
51、艾丁湖:艾丁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是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
艾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邓艾吃:《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后即以"邓艾吃"谓人口吃。
-
2、紫艾绶:1.紫绿色绶带。
-
3、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说话不流利。
-
4、蒲龙艾虎: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
5、灸艾分痛:灸艾分痛喻兄弟友爱。
-
6、自艾自怜:原应为“自怨自艾”,原指怨恨、悔恨;艾指割草,词中比喻改正错误。现多作“自怜自艾”(zìliánzìyì),原指悔恨自己的过失而改正错误,现只指自己悔恨。
-
7、娄猪艾豭:犹言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8、欺欺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
9、中艾尔岭: 南极洲的山岭。
-
10、萧敷艾荣: 低贱的萧、艾一类草长得茂盛。比喻品格、才能低下的人得势一时。
-
11、耆艾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
12、小艾叶汤: 是一种药名,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疠痛。
-
13、科技艾斯:洛克王国稀有宠物,松土艾斯、艾斯小酷的最终进化宠物。
艾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惩艾:惩戒;惩治。
-
2、蒿艾:1.草野。亦指草野之士。 2.艾蒿。一种野生的草。
-
3、创艾:谓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
4、蕲艾:1.蕲州所产的艾。 2.湖北省蕲春县所产的艾草。
-
5、蓬艾:1.蓬蒿与艾草。亦泛指丛生的杂草。2.指草野;民间。
-
6、夜艾:夜深。
-
7、兰艾:兰草和艾草。兰草香、艾草臭,比喻良莠、善恶或贵贱:兰艾不分|兰艾同生|兰艾同焚。
-
8、好艾:犹好外。宠幸嬖臣。
-
9、白艾:植物名。叶背有白毛﹐可入药。
-
10、耋艾:指高寿的人。
-
11、求艾:《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赵岐注:"艾可以为灸人病,干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求艾"泛指寻求治病之药。
-
12、保艾:犹言养育。
-
13、插艾:古代端午节的一种风俗。
-
14、银艾:银印和绿绶。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绿绶。泛指高官。
-
15、蒲艾:菖蒲与艾草。
-
16、淑艾:1.拾取。引申为得益。淑,通"叔"。2.指受教于人﹐或教诲他人﹐使在学问上得益。
-
17、肃艾:1.敬谨镇定。
-
18、灼艾:1.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
-
19、韶艾:年轻貌美。
-
20、长艾:1.老年。2.指老年人。
-
21、魁艾:1.指德高望重的长者。
-
22、幼艾:1.年轻美好的女子。2.犹长幼。
-
23、耘艾:耕种收获。
-
24、老艾:1.古代指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
25、怨艾:悔恨;怨恨。
-
26、艾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后谑称口吃言讷曰"艾艾",本此。
-
27、刬艾:汉语词语,意思是剪削,修剪
-
28、锄艾:1.锄割。引申为铲除﹑消灭。
-
29、横艾:岁星纪年法中的岁阳名。指太岁在壬之年。
-
30、沛艾:马头摇动貌。
-
31、悔艾:谓悔改自新。
-
32、耆艾:尊长;师长。亦泛指老年人。
-
33、狝艾:犹消灭。
-
34、哲艾:指明达的老人。
-
35、自艾:悔过自责﹐除恶修善。
-
36、宿艾:老成长者。
-
37、养艾:奉养老人。
-
38、及艾:指男子年满五十。艾,指五十岁。
-
39、萧艾:1.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
-
40、铚艾:收割。引申指收获。艾﹐通'乂'。
-
41、橡艾:橡,橡栗。艾,野蒿。借指粗粝之食。
-
42、野艾:艾蒿的别名。
-
43、娇艾:美貌的少女。
-
44、紫艾:1.即紫艾绶。
-
45、苦艾:(1)普通苦艾的干燥叶及花头,一度用作苦味强壮剂和健胃剂
-
46、青艾:艾蒿。
-
47、秀艾:1.优异俊美之士。
-
48、针艾:1.亦作"针艾"。2.中医谓以针刺和以艾灼穴位。3.喻救治社会弊病的方法。
-
49、年艾:年老。五十岁叫艾。见《礼记.曲礼上》。
-
50、蓍艾:蓍草与艾草。 耆艾。蓍,用同'耆'。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因以指老年。
-
51、芝艾:指芝草和艾草。比喻贵贱﹑贤愚。
-
52、俊艾:才德出众的人。
-
53、熟艾:揉制细软的陈艾。
-
54、斩艾:1.斩刈。砍伐。2.斩刈。斩杀。
-
55、火艾:灸疗的艾炷。
-
56、未艾:1.未尽;未止。 2.未灭;未死。
-
57、蓄艾:《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本指蓄藏多年之艾以治久病,后以"蓄艾"比喻应长期积蓄以备急用。
-
58、稚艾:1.少年与老年;老少。
-
59、采艾:民间习俗。端午节割取艾条悬户避邪。
-
60、少艾:(1)年轻美貌。也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
61、剗艾:剪削,修剪。艾,通「刈」,割。
-
62、獮艾:犹消灭。
-
63、私淑艾:1.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
-
64、三年艾:《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赵岐注:"艾可以为灸人病,干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三年艾"指良药。
-
65、佛道艾:是即伏道艾。因艾产于汤阴伏道而得名。
-
66、天师艾:宋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张天师像,以艾为须,称天师艾。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
-
67、三斗艾:指令人难食之物。三斗,极言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