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15、罔殆:1.迷惘模糊。语本《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
18、罔沕:1.失意忧疑貌。语本《楚辞.淮南小山》:"罔兮沕﹐憭兮栗。"王夫之通释:"罔沕,疑也。"
-
-
-
-
-
-
-
-
-
-
28、罔利:1.犹渔利。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
-
30、罔两: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 2.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 3.喻凶恶的坏人。 4.心神恍惚,无所依据。
-
-
-
-
-
35、罔伏:谓无所藏匿。语出《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孔传:"善言无所伏,言必用。"
-
36、罔罔:1.犹惘惘﹐惶惶。心神不定貌。2.衣服破敝貌。
-
37、罔民:1.欺骗陷害百姓。《孟子.梁惠王上》:"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赵岐注:"是由张罗罔以罔民者也。"《汉书.刑法志》:"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明刘基《玉兔泉铭序》:"夫桧之罔民设诈,岂下于高莽哉!"清顾炎武《日知录.钱法之变》:"然今日行之,不免更为罔民之事。"一说,犹无民。
-
-
39、罔阆: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 2.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 3.喻凶恶的坏人。 4.心神恍惚,无所依据。
-
40、罔极:1.无穷尽。 2.指父母恩德无穷。 3.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4.不正。 5.指谗言或谗人。
-
-
42、罔顾:“罔”带有文言色彩,表示“无、没有”的意思,“顾”在这里表示“顾及”,“罔顾”也就表示“不顾及、没有顾及”的意思。
-
-
44、罔象:亦作'罔像'。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 水盛貌。 虚无。 同'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
-
2、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
-
3、惛惛罔罔:1.亦作"惽惽罔罔"。2.犹言昏昏沉沉。昏乱无知的样子。
-
-
-
6、名垂罔极:罔极:没有极限,极为久远。名声流传的极为久远。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罝罔:1.亦作"罝罔"。2.渔猎之网。3.指渔猎。
-
-
-
-
-
-
-
28、欺罔:欺骗蒙蔽。语出《论语•雍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
30、罔罔:1.犹惘惘﹐惶惶。心神不定貌。2.衣服破敝貌。
-
31、公罔: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罔之裘。见《礼记.射义》。
-
-
-
34、象罔:1.不真切;模糊不清。 2.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
-
-
-
37、迷罔:神经失常。迷惑,欺罔。犹迷网。谓事物惑人如罗网。
-
38、蛛罔:(1)蜘蛛所织成的丝网,系由腹部腺体分泌粘液,通过纺织器小孔排出,暴露在空气中变硬
-
-
-
-
-
-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罔组词,罔的组词,罔字怎么组词,罔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罔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罔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4个,罔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个,罔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4个。
基本释义
〈名〉(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同本义。同“网”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死于罔罟。——《庄子·逍遥游》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汉书·司马相如列传》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罔民而可为也。又如:罔置(泛指捕猎的网具);罔罟(渔猎时所用的罗网);罔罗(渔猎所用的网。同罗网)法网天之降罔,维其优矣。——《诗·大雅》〈形〉迷惑。失意。通“惘”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楚辞·宋玉·九辩》罔然若酲,朝罢夕倦。——《文选·张衡·东京赋》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列子·周穆王》又如:罔殆(迷惘模糊);罔罔(惘惘,惶惶。心神不定的样子);罔然(即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犹茫然、恍惚不解的样子);罔两(心神恍惚,无所依据)不正直。如:罔冒(存心假冒);罔屈(犹枉屈)无知的。如:罔觉(无知)〈动〉结网罔薛荔兮为帷,擗蕙榜兮既张。——《楚辞》。王逸注:“罔,结也;结薜荔为帷帐。”诬,无中生有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礼记·少仪》罔上害民。——《风俗通义·过誉》又如:罔利(渔利);罔贪(奸诈贪婪)欺骗;蒙蔽自古谗言罔行,君臣、父子、夫妇、昆弟之间,皆不能免。——《金瓶梅》又如:罔上(欺骗君上);罔主(欺骗君主);罔民(欺骗陷害百姓);罔冒(欺骗冒充);罔辟(欺骗君主);罔惑(欺枉蛊惑);罔渎(欺枉轻慢);罔人(欺骗、欺诈他人);罔己(受人欺骗陷害)害,陷害。如:罔念(谓不思为善)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又: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书·大禹谟》无;没有以谨罔极。——《诗·大雅·民劳》罔敷求先王。——《诗·大雅·抑》罔,无也。——《尔雅·释言》君罔谓汝何之。——《楚辞·九章·惜诵》罔有不韪。上罔显于羲皇。——扬雄《剧秦美新》罔不因势象形。——明·魏学洢《核舟记》又如:罔瞻冠服(比喻没有见过汉人);罔恤民隐(不管百姓的隐忧);罔生(苟活);罔死(白白地死);罔伏(无所藏匿);罔莫(无不);罔恤(无忧无虑);罔知(不知);罔顾(不顾)〈副〉不世人罔究壶中景,象外春光亿万年。——《西游记》又如:罔已(犹不尽);罔既(不尽);罔效(不能报效);罔措(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罔替(不更换;不废除);罔惑(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