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漕庾:漕粮仓。
-
2、漕台: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
3、漕运:(1)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
4、漕斛:旧时收兑漕米的量器。一斛相当于五斗。
-
5、漕仓:存放漕米的仓库。
-
6、漕试: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
-
7、漕平:旧时征收漕银的衡量标准。历代征收的漕粮,到清代改征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
-
8、漕米:漕运米粮。 即漕粮。
-
9、漕卒:运漕粮的士兵。
-
10、漕浴:谓漕河之水忽上忽下。
-
11、漕挽:亦作“漕挽”。指水运和陆运。见“漕輓”。
-
12、漕舟:运漕粮的船。
-
13、漕渠: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
-
14、漕荐:宋代漕试中的一种推荐形式。亦指漕试。
-
15、漕艘:供漕运的船。明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徐州》:“宜仍遣漕艘之半,分行其中,以防意外之梗。”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若漕艘不至京师,米价翔贵,於事体未便。”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居数年,或荐之漕艘,授童子读,遂至京师,考取供事。”
-
16、漕粮: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
17、漕船:用于漕运的船只。
-
18、漕赋:旧时的漕粮赋税。
-
19、漕闱:谓漕试试场。
-
20、漕漼:象声词。形容水声。
-
21、漕院:指管理漕务的官员。
-
22、漕谷:漕运谷物。
-
23、漕臣:管理漕运的官员。
-
24、漕费:旧时在漕粮正税外,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称为"漕费"。
-
25、漕项:明清在民户应纳漕粮正税外所征各项附加杂税的总称。
-
26、漕折:指漕粮改折银钞收纳。明正统元年规定,田赋自起运兑军外,其余可折收钱钞,粮四石折银一两。见《明史.食货志二》。
-
27、漕转:指水运和车运。
-
28、漕贡:1.指漕试。2.漕运贡米。
-
29、漕标:谓清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担负漕粮的催督﹑保护等。
-
30、漕魁:漕试第一名。
-
31、漕粟: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
32、漕饟:漕运的军粮。
-
33、漕事:1.有关漕运之事。2.指清代有关征收漕米的事情。
-
34、漕引:犹漕运。
-
35、漕司:亦称'漕运司'。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
36、漕道:即漕路。
-
37、漕水:1.即漕河。2.漕河的水。
-
38、漕务:有关漕运的事务。
-
39、漕府:管理漕务的官署。
-
40、漕舫: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
-
41、漕藏:指漕米仓库。
-
42、漕路:运输粮食的水路。
-
43、漕国:西域古国名。约在今苏联中亚撒马尔罕西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作"劫布呾那",当为*kapūt?n(Gubdan)/Kebud对音。
-
44、漕程:指漕粮运输一日的行程。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漕程》。
-
45、漕河:(1)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
-
46、漕截:亦称'漕截'。 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
47、漕赠:亦称'漕截'。 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
48、漕耗:旧时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有正耗﹑加耗﹑船耗等名目。
-
49、漕计:指漕运总量。
-
50、漕姓:一种姓氏
-
51、漕运司:亦称'漕运司'。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运司﹐元代称漕运司。
漕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海漕:海运。古时指从海道运输粮食。
-
2、边漕:谓从水道运输粮食以供边防需要。
-
3、丁漕:按人口交纳的漕粮。
-
4、额漕: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
-
5、岁漕: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
-
6、闹漕:旧时指农民抵制官府征收漕粮的斗争。
-
7、总漕:1.明清总管漕运的官。
-
8、挽漕:漕运。
-
9、运漕:谓由水路运粮。 运漕官员的省称。
-
10、通漕:谓开通漕运河道。
-
11、减漕:减少漕运。
-
12、饷漕:亦作“?漕”。
-
13、征漕:征收漕粮。
-
14、大漕:宋代转运使的俗称。
-
15、河漕:犹河运。清代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的并称。指治理河道工程和漕运。
-
16、折漕: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
-
17、钱漕:即钱粮。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
-
18、转漕:转运粮饷。古时陆运称'转',水运称'漕'。
-
19、戍漕:水运边防军需品。
-
20、南漕:即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