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案牍:(1)公事文书
-
2、案据:1.犹安定。谓庇护。2.依据。3.旧式公文中引述下级官署来文的起头用语。简称"据"。
-
3、案语:(1)同“按语”
-
4、案节:谓按辔徐行。
-
5、案椟:案卷。
-
6、案志:抑制感情。
-
7、案桌:狭长形的桌子。
-
8、案友:1.明清时,称和自己同一年考取秀才的人为案友。
-
9、案鞫:审讯。
-
10、案长:掌管案卷的人。
-
11、案临:莅临查考。
-
12、案准:1.旧式公文中引述平行官署来文的起头用语。简称准。
-
13、案放:1.核查释放。
-
14、案扤:按摩。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
-
15、案衍:1.形容乐声低平绵延。2.地势低洼貌。
-
16、案堵:安居,安定有序。案,通'安'。
-
17、案理:审查处理。
-
18、案覆:核实。
-
19、案杀:查办处死。
-
20、案举:考核并荐举。
-
21、案视:1.犹调查。
-
22、案元:案首。
-
23、案讯:审问。
-
24、案首:科举时代童生院、府、州、县试的第一名。
-
25、案牒:1.查阅宗室谱牒。2.官署的文书簿册。
-
26、案责:查究责备。
-
27、案吏:1.谓惩办下属官吏。
-
28、案典:1.司法部门的官吏。
-
29、案问:审问。
-
30、案件:(1)有关诉讼或违法的事件
-
31、案治:1.查办。
-
32、案具:指据以定案或定罪的文字材料。
-
33、案致:审查而确立。
-
34、案掾:掌管文书簿籍的官吏。
-
35、案剧:1.谓处理繁重的政务。
-
36、案列:按次序排列。
-
37、案酒:1.佐酒,下酒。2.下酒的菜肴。
-
38、案剑:以手抚剑。表示愤怒。
-
39、案例:(1)已有的可作典型事例的案件
-
40、案轨:谓循着大道前进。
-
41、案事:1.考问情事。2.谓办理其事。
-
42、案行:谓按次序排列成行。
-
43、案卷:(1)古代官署分类存档的文件;一案一卷,故称案卷。今指各单位分类保存以备查阅的文件
-
44、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
45、案杯:1.犹案酒。
-
46、案照:根据,依照。
-
47、案纪:查考记录。
-
48、案目:1.定睛注视。2.旧时称剧场中招待顾客的人员。
-
49、案考:查审考问。
-
50、案卫:巡察护卫。
-
51、案时:按时。按照约定或规定的时间。
-
52、案衣:1.铺在桌案上面做装饰和保护用的布帛。
-
53、案验:查询验证。
-
54、案检:1.检查。2.案卷。
-
55、案甲:1.屯兵不动。
-
56、案兵:1.止兵,屯兵不动。2.谓部署军队。3.放下兵器。参看"案兵束甲"。
-
57、案察:犹查处。
-
58、案校:1.审查核定。
-
59、案发:到案件发生处查验。 谓案情暴露。
-
60、案屯:驻扎。
-
61、案脉:1.切脉,诊脉。2.依据脉息。
-
62、案论:审讯治罪。
-
63、案抏:1.亦作"案扤"。
-
64、案坐:1.犹查办。
-
65、案土:安定本土。案,通"安"。
-
66、案沓:积存的案卷。
-
67、案板:(1)厨房里切菜、切肉用的小木板
-
68、案秤:(1)台秤。可放在柜台上面的小型磅秤
-
69、案摩:医疗方法之一。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神经功能。
-
70、案头:(1)几案上或书桌上
-
71、案法:1.谓执法。2.指切脉之法。
-
72、案览:查阅。
-
73、案抚:安抚。
-
74、案省:察看,验证。
-
75、案晷:按轨道运行。晷,通"轨"。
-
76、案辨:1.查讯辨析。
-
77、案几: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
-
78、案奉:旧式公文中引述上级官署来文的起头用语。简称奉。义为此案奉到上级某官署的公文。
-
79、案队:按次序排列成队。
-
80、案罪:1.犹治罪。
-
81、案伯:明清时,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称同案,称对方的父亲为案伯。
-
82、案部:1.巡视部伍。2.地方长官巡察所辖地区。
-
83、案比:1.案户比民。
-
84、案缉:指将嫌疑人抓捕并带回有关部门,多用做公安司法办公动作。
-
85、案子:(1)狭长的桌子 (2)口∶案件
-
86、案奏:奏章弹劾。
-
87、案情:(1)案件发生的过程、情况
-
88、案犯:(1)作案后未被抓获或在审的人
-
89、案诛:查明罪行而处以死刑。
-
90、案陷:诬告陷害。
-
91、案记:1.卷宗文录。2.登记。
-
92、案籍:查考典籍。
-
93、案底: 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
-
94、案值: 案件所涉及的钱财、物品的总价值。
-
95、案齐眉:犹言举案齐眉。
-
96、案头书:置于案头专供阅读的书籍。清·冯梦龙《风流梦后叙》:“识者以为此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
-
97、案头剧:主要目的为阅读,而非为了演出的戏剧。通常以诗句写成。
-
98、案款状:案犯的供状。
-
1、同案犯:(1)在同一案件中被捕的犯人
-
2、汉案户:谓七月黄昏,银河正南北。
-
3、档案馆:档案馆是集中、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中心,是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
4、香案吏:指宫廷中随侍帝王的官员。
-
5、档案学:(1)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
6、几案才:处理公文的才能。
-
7、稿案门:1.见"稿案"。
-
8、公案学: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
9、备案号: 网站是否合法注册经营的标志,可随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上查询该ICP备案的相关详细信息。
-
10、作案人: 案件的实施者。
-
11、刑事案件:为追究刑事责任而由司法机关立案处理的案件。在我国,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
12、公案传奇:演说公案故事的小说话本。
-
13、宗师案临: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
14、六案孔目:古时州县衙门中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吏员。总其事者称六案孔目。
-
15、掌案儿的:(1)肉店内专司割切的人
-
16、同案分离:(1)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分开审讯,将同案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告人
-
17、立案追诉:追诉zhuīsù为及时对罪犯追究刑事责任,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
18、伏案疾书: 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一般指勤奋学习或工作。
-
19、无头案子:无头公案。
-
20、据案大嚼: 案:桌子;据案大嚼指在桌子前大吃。
-
21、疑难案件: 所谓“疑难案件”,是指与“简单案件”、“简易案件”或“常规案件”相对应的一类问题案件,这类案件存在着一个显著的争点,即人们对“法律究竟是什么”存在着争议。
-
22、一案三制:指一件陈奉食物的托盘。一张几桌。一桩案件。犹言一个部门。
-
23、伏案执笔:执笔zhíbǐ∶指写文章 ∶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由他执笔的
-
24、伏首案前:在桌前低着头。
-
25、档案著录: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
26、结案陈词: 表示对某一件事情进行总结。多指对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最后作出定论。
-
27、八类案件:我国社会治安工作中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总称。
-
1、医案:(1)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多用做书名,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近人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等
-
2、方案:(1)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
-
3、悬案:(1)长期拖延未能解决的案件 (2)泛指未解决的问题
-
4、撤案:撤去餐具。谓用完餐。
-
5、逮案:1.逮捕归案。
-
6、命案:(1)杀人的案件;涉及人命的案件
-
7、答案:(1)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答
-
8、文案:(1)指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 (2)管理文案的人员
-
9、彻案:亦作“彻桉”。撤去食案。
-
10、伏案:(1)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
11、断案:(1)伦理学名词,三段论法中由前提推衍得出的结果
-
12、教案:(1)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2)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
-
13、备案:(1)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登记备查
-
14、部案:清代称刑部直接承办的案件。
-
15、后案:后面所作的案语。
-
16、拍案:(1)拍击桌面,表示非常惊异,赞叹或愤慨等
-
17、草案:(1)未正式确定的或只是公布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
-
18、假案:(1)为诬陷人而虚构的案件
-
19、六案:宋于州、县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六个办事机构,称“六案”。
-
20、例案:1.成例,旧例。2.典型案件。
-
21、当案:主持文案。
-
22、到案:(1)指与案件有关人员到执法机关参与和自己有关的案件的审理活动
-
23、龙案:御案。
-
24、档案:(1)分类保存的文件和材料
-
25、另案:(1)另行立案
-
26、病案:(1)病历,关于病情,诊断及治疗的记录
-
27、搁案:几案。
-
28、寻案:1.亦作"寻按"。2.查考。
-
29、长案:1.长桌。2.科举时公布县考等第名次的长榜。
-
30、抢案:1.抢劫事件﹐抢劫案件。
-
31、血案:(1)凶杀案件
-
32、立案:(1)在政府机关注册登记 (2)建立专门案卷
-
33、画案:1.彩绘的几桌。
-
34、对案:(1)反驳提议的某事
-
35、腹案:①内心考虑的方案:他初步有了个~。②指已经拟定而尚未公开的方案:这是他们经过半年研究得出的~。
-
36、领案:谓考试成绩第一。
-
37、玉案:玉饰的有足之盘。玉饰的几案。
-
38、惨案:(1)残酷、野蛮的残杀事件 (2)一桩谋杀案
-
39、饤案:1.堆积于案桌。
-
40、并案:(1)数案合在一起(办理)
-
41、讲案:古代经筵进讲时讲官放书用的几案。
-
42、掌案:1.宫中领班内官。2.掌管案卷;掌办文书。3.指肉铺中专管割肉售卖。
-
43、办案:(1)承办审理案件
-
44、急案:(1)需要赶紧处理的案件
-
45、款案:1.案卷。
-
46、铁案:证据确凿﹐不能推翻的定案。
-
47、作案:(1)进行犯罪活动
-
48、滚案:犹翻案。
-
49、琴案:1.琴几。
-
50、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
-
51、呈案:谓呈送归案。
-
52、脉案:(1)中医的诊断记录,一般写在处方上
-
53、萤案:《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后遂以"萤案"为勤学苦读之典。
-
54、诋案:指责﹑举劾。
-
55、破案:(1)侦破案件 (2)破旧的几案
-
56、奏案:(1)放奏章的几案。案,古时狭长的桌子
-
57、重案:1.严厉追查。2.指重大的案件。
-
58、考案:1.亦作"考按"。2.考查按验。3.拷问查究。4.犹稽考。5.案卷﹐名单。
-
59、礼案:旧时官府处理公事作出裁决时所设置的桌子。
-
60、判案:(1)判决案件 (2)谓政府官员批阅公文
-
61、穷案:1.彻底查究。
-
62、盗案:1.亦作"盗案"。2.有关抢劫的案件。
-
63、发案:(1)发现某人作案事实;发生案子
-
64、存案:(1)在有关机构登记备案
-
65、洞案:唐宋朝会时安设香炉的一种几案。唐郑谷《寄左省韦起居序》诗:"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予昔领门下省﹐会天子排正仗﹐吏供洞案者﹐设于前殿两螭首间。案上设燎香炉﹐修注官夹案立。予诘吏何名洞﹐吏辞不知。予思之﹐通朱漆为案﹐故名曰洞耳。"一说﹐洞﹐训"敬"﹐案列于中以起人敬﹐故名。参阅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二》。
-
66、鸿案:谓夫妻和好相敬。
-
67、疑案:(1)真相不明,证据不足,一时难以判决的案子 (2)真相不明之事件
-
68、药案:1.放药的小桌子。2.处方。
-
69、成案:已处理的案卷。旧例。犹定论。既定的方案。
-
70、辞案:1.文牍﹐文书。
-
71、食案:1.亦作"食桉"。2.餐桌。3.进饭菜用的木盘。
-
72、卓案:几桌。
-
73、白案:(1)制作米、面等主食的炊事工作
-
74、归案:(1)犯罪分子被逮捕、押解或引渡到司法机关,以等待审讯结案
-
75、口案:口头判决书。
-
76、三案: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
-
77、典案:主持审查。
-
78、厌案:压制;压迫。
-
79、在案:(1)常用公文词语。指已经录入案卷,可资备查
-
80、桌案:(1)〈方〉桌子与几案
-
81、稿案:1.公文案牍。2.清代地方官署中管理收发公文的小吏。
-
82、机案:泛指案桌。机,通"几"。
-
83、钦案:奉旨办理的案件。
-
84、讼案:(1)诉讼的案件
-
85、推案:1.考查推求。2.推究审问。3.推开几案。
-
86、学案: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清黄宗羲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唐鉴有《国朝学案小识》。
-
87、大案:1.清代各省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同时列名保举一大批下属晋级﹐称为大案。2.指重大案件。
-
88、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
89、赭案:皇帝批答公文﹑处理政事的赤色长桌。
-
90、报案:(1)向公安或司法机关等报告发生的案件
-
91、连案:谓食案相接。形容关系亲密。
-
92、御案:帝王专用的桌子。
-
93、过案:犹过堂。旧时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受审问。
-
94、花案:旧指评定妓女名次的名单。
-
95、歇案:谓罪行在案而未被法办。
-
96、刑案:(1)刑事案件
-
97、冤案:(1)没有罪而被当作有罪判决或受处罚的案件
-
98、追案:1.追究查办。
-
99、眉案:案,盛食物的短足木盘。据《东观汉记.梁鸿传》:载:"鸿字伯鸾,与妻孟光(字德曜)隐居避患,适吴,依大家庑下,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常齐眉。"亦见《后汉书》本传。后以"眉案"为夫妇相敬的典故。
-
100、犯案:(1)犯罪后被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