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枯萎:(1)因干枯而萎缩
-
2、枯涸:(1)水干竭 (2)枯竭
-
3、枯瘠:1.贫瘠;枯瘦。 2.憔悴,羸瘦。 3.指憔悴羸瘦的人。多指饥民。 4.指枯燥乏味,无文采。
-
4、枯草:枯萎的草;干草。
-
5、枯竭:(1)干涸;断绝
-
6、枯荣:(1)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
7、枯瘦:(1)枯干消瘦
-
8、枯涩:(1)枯燥无味
-
9、枯蝉:蝉蜕的别名。
-
10、枯槁:(1)草木干枯;枯萎 (2)面容憔悴
-
11、枯颅:1.秃顶,光头。2.指骷髅。
-
12、枯败:犹枯萎。
-
13、枯落:1.凋落;衰残。
-
14、枯藤:枯老的藤蔓。称藤制的手杖。
-
15、枯寒:1.指贫苦的山野生活。
-
16、枯荻:干枯的荻草。
-
17、枯瘁:(1)枯槁 (2)枯槁
-
18、枯梧:枯萎的梧桐。
-
19、枯笔:犹秃笔。多用为谦词。 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
20、枯柳:凋萎的柳树;老柳树。
-
21、枯蘖:老树砍后长出的分枝。
-
22、枯蔫:犹枯萎。
-
23、枯骴:1.肉未烂尽的尸骸。亦泛指尸骸。
-
24、枯灭:消灭尽。
-
25、枯吟:犹苦吟。
-
26、枯荷:指枯萎的荷叶。
-
27、枯荑:1.枯树所生的嫩芽。喻老夫得少妻。2.枯萎之稗草。借指荒芜之地。
-
28、枯颗:意思是干的籽粒。
-
29、枯矾:加热于明矾,去其结晶,成一种白色粗松之轻块,用为止血收敛药。
-
30、枯槎:老树的枝杈。 亦作'枯查'。指竹木筏或木船。
-
31、枯筇:1.亦作"枯笻"。2.指手杖。3.引申为病躯。
-
32、枯润:枯竭或丰沛。
-
33、枯径:偏僻小路。一本作“枯逕”。
-
34、枯桑:1.老桑树。
-
35、枯哑:形容声音沙哑。
-
36、枯闲:寂寞闲适。
-
37、枯涧:1.干涸的溪涧。
-
38、枯鳣:泛指干鱼。鳣,鱼名。古指鲤﹑鲟等。
-
39、枯霜:1.犹严霜。
-
40、枯壑:干枯的沟壑。
-
41、枯蓼:枯萎的野草。
-
42、枯肺:谓干渴的心肺。表示某种渴望。
-
43、枯朽:(1)枯萎朽烂
-
44、枯窘:枯竭贫乏:枯竭窘困。
-
45、枯糜:1.枯朽腐烂。
-
46、枯焦:(1)焦枯 (2)干枯
-
47、枯泽:干涸的湖泊;枯水。
-
48、枯茎:枯萎的茎。
-
49、枯葑:枯槁的菇葑。
-
50、枯甲:干枯的外壳。
-
51、枯髅:骸骨;骷髅。
-
52、枯莲:指枯老的莲叶。亦指莲实。
-
53、枯莛:指枯草的茎。
-
54、枯桐:1.《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2.《晋书·张华传》:“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於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
55、枯黄:(1)干枯焦黄
-
56、枯箨:1.干笋壳;竹皮。2.谓枯竹。
-
57、枯菀:谓生死。菀,荣,指生。
-
58、枯树:凋枯之树。
-
59、枯笻:1.亦作"枯笻"。2.指手杖。3.引申为病躯。
-
60、枯陋:1.谓味淡而少文采。
-
61、枯心:1.冷漠的心。
-
62、枯冢:亦作'枯冢'。 荒坟。
-
63、枯渠:干涸的河渠。
-
64、枯皮:1.指老年人干瘦粗糙的皮肤。
-
65、枯迳:偏僻小路
-
66、枯宅:犹穷庐。
-
67、枯梗:枯萎的梗茎。
-
68、枯榆:木名。 枯老的榆树。 干枯的榆荚。
-
69、枯萁:枯萎的豆秸。
-
70、枯裂:干裂。
-
71、枯悴:1.憔悴。2.犹枯萎。3.枯燥乏味。
-
72、枯风:干燥的风。
-
73、枯立:呆呆地站立。
-
74、枯荄:干枯的草根。
-
75、枯索:1.枯萎;憔悴。2.枯燥乏味。
-
76、枯木:老树;枯树。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指神主;棺材。指刑具。
-
77、枯麦:指田中成熟之麦。因麦熟秆即枯,故称。
-
78、枯蔓:1.干枯的藤蔓。2.枯萎的蔓草。
-
79、枯胔:腐烂的尸骸。
-
80、枯禅:1.指老僧。2.枯坐参禅。
-
81、枯花:枯萎的花。
-
82、枯守:空守;干等。
-
83、枯渴:1.干渴。2.形容穷困拮据。
-
84、枯柴:干柴。
-
85、枯黧:憔悴黧黑。
-
86、枯克:犹苛刻。刻薄。
-
87、枯烂:枯萎腐烂。
-
88、枯尸:干枯的尸骨。
-
89、枯毫:1.干枯的毛笔。意谓久未执笔。2.比喻才思贫乏。自谦之词。
-
90、枯喉:干渴的咽喉。多用以形容渴而欲饮。
-
91、枯僧:1.老僧;孤僧。
-
92、枯磔:1.古代酷刑。车裂后陈尸示众。
-
93、枯萃:干枯憔悴。萃,通"悴"。
-
94、枯鳞:枯鱼。亦喻处于困境者。
-
95、枯枿:1.枯枝,枯株。唐喻凫《宿石窟寺》诗:“野鹤立枯枿,天龙吟浄潭。”宋苏辙《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脱壳楸》:“代州寿寧观,宋天圣中,一楸树老且枯矣……投药此树中,明年,枯枿再茂。”2.犹枯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蜀中有木类柞,众木荣时枯枿,隆冬方萌芽布阴,蜀人呼为楷木。”宋朱松《月桂花》诗:“芳根维无恙,岁晚但枯枿。”
-
96、枯藜:1.指藜杖。2.老翁常杖藜,因以为其代称。
-
97、枯陈:犹陈腐。
-
98、枯胾:干肉。
-
99、枯伤:枯槁雕残。
-
100、枯蜡:比喻枯燥无味的事物。
-
1、偏枯对:指律诗对句字面相对而实际有偏失。如:“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前一联是以一物对二物,后一联是以二物对一物,故称偏枯对。详宋·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偏枯对》。
-
2、悬枯鱼:1.见"悬鱼"。
-
3、夏枯草:夏枯草(学名:Prunellavulgaris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
-
4、菀枯隆杀:犹言荣辱盛衰。
-
5、焦尾枯桐:泛指良琴。
-
6、布唇枯舌:犹言舌敝唇焦。布,通"膊"。
-
7、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
8、三尺枯桐:三尺桐。
-
9、菀枯盈虚:犹言荣辱盛衰。
-
10、文思枯竭: 文思呢,主要就是指语文写作能力,在现代就是口才很好,文笔不错。有灵感,有想法。枯竭当然就是没有了的意思,比如泉水突然枯竭,没有水了。
-
11、永不枯竭: 永远不会干枯、完结、结绝、枯绝的意思。一般意指有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水之有源。
-
12、摧枯拉巧: 形容轻而易举。
-
13、草木枯荣: 荣枯:繁茂和枯萎。荣: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
14、吹枯拉朽:摧折朽木。喻不费力气。
-
15、心如枯木: 心里累的毫无情感波动。如同已经死一般,没有了情感的流动,就像枯死的木头。
-
16、枝枯叶落:树枝干枯,树叶飘落。表示秋天来临。
-
17、止于枯骨:心里有了想法就去实现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才停止。
-
18、面容枯槁: 指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
1、扁枯:偏枯。
-
2、槁枯:(1)干枯死亡
-
3、干枯:1. 草木衰亡,失去水分。 2. 皮肤干燥且皱缩。 3. 无水,枯竭。
-
4、萎枯:犹干枯。
-
5、乾枯:(1) (2) (3)
-
6、凡枯:比喻人世间的众生。
-
7、华枯:1.犹荣枯。喻盛衰,得失。
-
8、茶枯:(1)油茶的种子在榨油时被压成的饼状渣滓,可做肥料
-
9、凋枯:(动)凋落枯萎:寒风呼啸,万木~。
-
10、顇枯:1.枯竭。
-
11、疾枯:1.迅速干枯。
-
12、菜枯:(1)油菜子榨油后剩下的压成饼状的渣滓,可用做肥料
-
13、燋枯:干枯。燋,通"焦"。
-
14、纤枯:纤细的枯枝。
-
15、荣枯:草木茂盛与枯萎。 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
16、雕枯:衰谢枯槁。
-
17、童枯:光秃枯竭。
-
18、湮枯:湮没干涸。
-
19、拉枯:犹拉朽。
-
20、血枯:中医病名。
-
21、春枯:谓草木于春日凋残。
-
22、摧枯:(1)摧折枯树朽木
-
23、麻枯:即麻籸。也叫麻枯饼。芝麻榨去油后的渣滓。
-
24、苏枯:1.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
-
25、瘠枯:1.硗薄干涸。2.指贫瘠困苦的人。
-
26、焦枯:(1)干燥枯萎
-
27、伤枯:受伤枯萎。
-
28、窾枯:中空而枯槁。
-
29、焚枯:烤煮干鱼。
-
30、搜枯:(1)比喻作诗文冥思苦想
-
31、菀枯:茂盛与枯萎。比喻优劣荣辱。
-
32、集枯:1.谓遭到冷遇。
-
33、偏枯:偏瘫,半身不遂。 偏于一方面,照顾不均,失去平衡。
-
34、秋枯:秋日枯萎的枝叶。
-
35、撒枯:1.散布干肥。
-
36、笋枯:笋干。
-
37、清枯:清静空寂。
-
38、眼枯:1.谓泪水流尽。
-
39、挫枯:因折断而枯萎。
-
40、荑枯:《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稊,通"荑",草木所生的嫩芽。"荑枯"即"枯杨生稊"之意,喻绝处逢生;起死回生。
-
41、悬枯:上钩的鱼。 《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以'悬枯'指为官清廉。 佩带鱼符或鱼袋。 铃柄上的鱼形饰物。 即鱼板。悬于寺院中的鱼形之板,击之以报事。
-
42、山枯:谓山中草木枯萎。
-
43、遗枯:1.指弃置的枯骨。
-
44、衰枯:1.衰老干枯。
-
45、饥枯:因饥饿而憔悴。
-
46、嘘枯:比喻拯绝扶危。
-
47、泽枯:1.见"泽及枯骨"。
-
48、严枯:谓因风霜严急而草木无生机。
-
49、油枯:即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