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揭橥:1.标志。 2.揭示;显示。
-
2、揭谛:民间信仰神祇之一。
-
3、揭穿:(1)揭露 (2)戳穿
-
4、揭阳:1.复姓。 2.地名。
-
5、揭盖:1.比喻把事情显示出来。
-
6、揭骄:放肆自得。
-
7、揭业:1.亦作"揭业"。亦作"揭"。2.极高貌。
-
8、揭挑:谓揭露别人的短处。
-
9、揭箧:1.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的文字。
-
10、揭幕:(1)在纪念碑等落成典礼上,将事先蒙在其上的红布揭开的一种仪式 (2)重大事件的开始
-
11、揭贴:亦作'揭帖'。 犹张贴。
-
12、揭跣:提起衣服,赤足涉水。
-
13、揭地:1.方言。翻地。
-
14、揭席:1.散席。
-
15、揭条:1.揭短调唆。2.张贴的启事。
-
16、揭宝:1.喻揭示结局。宝,一种赌具。
-
17、揭厉:1.谓高举而扬厉之。
-
18、揭示:(1)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 (2)公布;宣布
-
19、揭黄:用黄榜公布。
-
20、揭竿:举竿;持竿。特指武装暴动。竖立旗竿。
-
21、揭调:高亢的调子。
-
22、揭揭:1.长貌;高貌。2.动摇不定貌。3.疾驰貌。
-
23、揭车:1.香草名。
-
24、揭发:(1)将坏人坏事揭露出来
-
25、揭白:1.掀去覆盖在死者面部的白巾,为之画像。2.明白宣示。
-
26、揭天:1.谓声音高入天际。
-
27、揭参:1.弹劾。
-
28、揭牓:(1)考试后出榜;发榜 (2)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
29、揭局:结局。
-
30、揭帝:亦作'揭谛'。 佛教语。护法神之一。
-
31、揭瓴:1.倾倒瓶水。喻势不可阻。瓴,水瓶。
-
32、揭底:(1)将别人的底细兜出,使暴露
-
33、揭举:列举;提出。
-
34、揭债:举债,借债。
-
35、揭锅:(1)食物煮熟后打开锅盖 (2)喻在时机成熟时,将真相或结果公之与众
-
36、揭载:(1)登载;刊载
-
37、揭孽:1.亦作"揭业"。亦作"揭"。2.极高貌。
-
38、揭破:(1)揭穿
-
39、揭借:1.借贷。
-
40、揭榜:(1)考试后出榜;发榜 (2)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
41、揭短:(1)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
42、揭帖:(1)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
43、揭批:(1)揭发批判
-
44、揭涉:提起衣裳过河。
-
45、揭露:(1)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
46、揭盅:打开酒瓶子。 还有揭开谜底。
-
47、揭晓:(1)公布考试录取名单;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来
-
48、揭开:(1)使暴露出来
-
49、揭秘:揭露秘密。
-
50、揭牌:揭开蒙在机关名称牌子上的布
-
51、揭顶:是陕北婚俗中重要的一个仪式,也称“接碟”,就是将钱放在荼饭馍馍上,由新娘和迎、送亲婆姨共五人抓取。
-
52、揭老底:(1)揭露人的底细
-
53、揭盖子:(1)比喻揭开矛盾,也比喻揭开秘密
-
54、揭疮疤:比喻揭露人的短处。
-
55、揭示语: 就是揭示的语言、文字或标志。
揭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摩揭陀:古代印度恒河中下游地区的国家。兴起于公元前7-前6世纪。是佛教兴起地和传播地之一。主要王朝有难陀王朝、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等。多次称霸印度北部和全印度,为古印度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公元5世纪后衰落。
-
2、金刚揭帝:即金刚力士。
-
3、金刚揭谛:即金刚力士。
-
4、无名揭帖:指不具名的揭人隐私的字条。
-
5、撕心揭底:指情绪异常激动。
-
6、揭揭巍巍:形容十分高大。
-
7、按揭买房:抵押贷款,即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品。源于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起初多用于粤语地区。
-
8、按揭贷款: 指以按揭方式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
-
9、匿名揭帖:匿名揭帖,读音是nìmíngjiētiě,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指不写自己的名字或不写真实姓名。
-
10、自我揭露: 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
-
11、黑驴揭鞍:黑驴揭鞍流行于陕西铜川、耀县,相传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这天,人们给男孩剃光头,认为可使孩子象卸了鞍子后的驴子一样,轻松愉快,含有求吉利的意思。
揭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按揭:[mortgage]抵押贷款,即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品。源于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起初多用于粤语地区。
-
2、搝揭:手举。
-
3、发揭:1.发掘﹐揭开。
-
4、高揭:1.犹高耸。2.高高张贴。
-
5、打揭:以双六为戏具的一种博戏。
-
6、标揭:1.谓标榜炫耀。2.显明。
-
7、变揭:陈述变乱始末的密奏。
-
8、负揭:担负。
-
9、提揭:1.犹提挈。
-
10、厉揭:1.涉水。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2.指所受影响深浅不同。
-
11、轩揭:气宇轩昂,仪态非俗。
-
12、揭揭:1.长貌;高貌。2.动摇不定貌。3.疾驰貌。
-
13、括揭: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毛传:"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后以"括揭"借指进栏回窠的牛羊鸡等禽畜。揭,同"桀"。
-
14、条揭:逐条揭露。
-
15、开揭:高举貌。
-
16、调揭:嘲笑﹐指斥。
-
17、阁揭:明代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奏章。
-
18、赏揭:赏格揭帖,悬赏的告示。
-
19、冤揭:鸣冤的揭帖。
-
20、翘揭:高耸貌。
-
21、摽揭:1.标榜。摽﹐通"标"。
-
22、呼揭:1.亦作"呼偈"。2.汉时西域国名。
-
23、密揭:1.秘密的奏疏。2.秘密的文告。
-
24、昭揭:显扬;宣示。
-
25、表揭:标志。
-
26、签揭:1.贴签写出要点。宋制﹐为便于皇帝省阅吏臣奏札﹐以黄纸摘抄事由贴附进呈。
-
27、孔揭:通达明晓。
-
28、掀揭:1.掀起,揭开。2.见"掀天揭地"。
-
29、衔揭:署有官衔的名片﹑名帖。
-
30、树揭:竖立。
-
31、檐揭:谓肩挑。
-
32、扎揭:1.传说中的鬼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