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望:(1)从孔、缝里看 (2)向四周、远处看
-
2、张狂:猖狂;轻狂。慌张,忙乱。
-
3、张力:1. 引起伸长的两个平衡力之一。 2. 弹性物体拉长时产生的应力。
-
4、张本:1.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2.起源于;开始。 3.原由;依据。
-
5、张睛:犹张眼露睛。
-
6、张扬:(1)声张宣扬
-
7、张郃:(~-231)三国魏大将。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
-
8、张旃:1.见"张旜"。
-
9、张开:(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
10、张拱:张臂拱手以为礼。
-
11、张瑟:调整瑟上的弦。
-
12、张旜:1.亦作"张旃"。2.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旜,古时出聘时用之。3.谓出使。
-
13、张罗:(1)照料处理 (2)筹划;安顿 (3)照应;接待 (4)张网,也比喻搜捕
-
14、张动:伸展舞动。冲动,流动。张,通“胀”。
-
15、张展:1.张开,展开。
-
16、张桓:汉·张禹、桓荣的并称。两人皆以明经致高位。
-
17、张睬:理睬。
-
18、张奏:1.犹敷奏。铺陈奏上。
-
19、张致:模样;样子。 引申为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
20、张柳:喻文采风流。语本《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齐武帝常嗟赏灵和殿前蜀柳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唐·黄滔《谢试官》:“博士鸣岐瑞质,歌郢至音,葱笼而张柳风垂,迥拔而嵇松云峭。”
-
21、张军:陈兵。
-
22、张诪:1.虚诳放肆。
-
23、张精:方言。逞强,逞能。
-
24、张禄:战国·魏·范雎的化名。
-
25、张惶:张皇。惊慌,慌张:神色张惶|张惶失措。
-
26、张觑:1.犹张望。
-
27、张理:张开(网罗)加以修治。理睬。
-
28、张满:谓张弓使满。
-
29、张道:明显的道理。方言。举动毛躁。
-
30、张邴:汉张良和邴汉的并称。二人均弃官归隐。
-
31、张焰:1.(张zhāng)张大其气焰。
-
32、张三:方言。
-
33、张弛:(1)一紧一松
-
34、张拓:1.张扬,扩展。
-
35、张颠:相传唐著名草书家张旭醉后往往有颠狂之态,故人称张颠。
-
36、张字:1.铺张字句。
-
37、张贴:(1)在公开场所贴出
-
38、张容:1.帐幕和屏风之类。张,通"帐"。
-
39、张盖:张开伞盖;打伞。
-
40、张智:1.同"张致"。2.主见。
-
41、张杨:1.1936年12月发动西安事变的著名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并称。
-
42、张许:1.唐张巡﹑许远的并称。安史之乱时,两人死守睢阳,阻遏了敌人的攻势。
-
43、张歙:张开、关闭。
-
44、张陈:陈设。汉·高祖谋臣张良、陈平的并称。张耳、陈余的并称。二人初为刎颈交,后又结怨至不两立。
-
45、张牓:见“张榜”。
-
46、张言:犹扬言;夸口。
-
47、张天:1.布列天象。2.布满天空。
-
48、张目:(1)大张双目(张目怒喝) (2)取同情态度而壮其威势
-
49、张翥:(1287-1368)元代诗人。字仲举,世称蜕庵先生,晋宁(今属云南)人。早年随父在杭州,后隐居扬州,出仕后官至集贤学士。曾参与编修辽、宋、金三史。有《蜕庵诗集》。
-
50、张胆:大胆;无所畏惧。
-
51、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亦作“张弦”。指弹奏弦乐器。
-
52、张范: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
53、张跱:1.延展耸立。
-
54、张老:春秋·晋大夫张孟之别称。
-
55、张韩:汉·梁孝王臣张羽、韩安国的并称。汉初张良、韩信的并称。唐文学家张籍、韩愈的并称。
-
56、张官:设置官员。
-
57、张协: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武邑 今属河北 人。
-
58、张楚:(1)秦末农民起义时陈胜的国号,取“张大楚国”的意思
-
59、张卖:张挂出卖。
-
60、张眉:舒展眉毛。神情兴奋貌。
-
61、张榜:(1)张贴公告和榜文
-
62、张乖:乖张;怪僻。
-
63、张单:张毅、单豹二人的并称。灶神名。
-
64、张疑:1.设置疑兵。
-
65、张捕:张网捕捉。
-
66、张赵:1.汉游侠张回﹑赵放的并称。一云汉游侠张子罗﹑赵君都的合称。2.汉张敞﹑赵广汉的并称。二人为地方官,均有治绩。
-
67、张女:1.乐府曲名。《张女弹》的省称。
-
68、张御:1.帷帐陈设。张,通"帐"。
-
69、张独:张家口、独石口的并称。
-
70、张弧:1.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后说之弧。"王弼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2.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3.指动武,用兵。4.谓扫除。
-
71、张仙:民间传说神仙名。《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万花深处,一声响喨,见一尊神道,立在夫人面前……仔细看时,正比庙中所塑二郎神模样,不差分毫来去。手执一弹弓,又像张仙送子一般。"顾学颉校注:"神仙故事:张远霄,眉山人;五代时游青城山得道。曾有四目老人,传以弓弹,谓能避役。又,五代蜀孟昶有挟弹的画像。宋灭蜀后,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把像带入宋宫悬挂,宋太祖看见了,问她,她诡称是张仙的像,供他,可令人得子。民间流传,就把两件事混为一个故事。"一说,指梓潼神。参阅明陆深《金台纪闻》﹑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六﹑清朱彝尊《曝书亭集·重修张仙祠碑》。
-
72、张大:(1)扩大;夸大 (2)张得很大
-
73、张宿:又称鹑尾。二十八宿之一,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
-
74、张志:1.同"张致"。2.方言。谓注意衣着仪表。
-
75、张炽:(张zhāng)炽盛。
-
76、张嘴:开口说话。常指讨价﹑借贷﹑乞求等。
-
77、张朝:布置朝见之所。
-
78、张飞:(1)(?—221)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蜀汉章武元年(221),刘备即皇帝位,任为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他作战勇猛过人,人称“万人敌”。但性情暴躁,不爱惜部下
-
79、张见:望见,看见。表露,显现。
-
80、张蔡:东汉·张衡和蔡邕的并称。
-
81、张示:1.张贴或张挂起来让大家看。
-
82、张雷:晋·张华、雷焕的并称。传说二人据天象在丰城掘得宝剑龙泉、太阿。
-
83、张布:张贴公布。
-
84、张乐:置乐;奏乐。
-
85、张主:1.谓发挥主体作用。2.主张;作主。
-
86、张具:即帐具。张,通“帐”。
-
87、张谋:1.筹划。
-
88、张列:犹排列。
-
89、张打:举起,打起。
-
90、张职:1.谓施张职事。
-
91、张势:1.犹言摆架子,装腔作势。
-
92、张辟:捕鸟兽的工具。
-
93、张护:遮掩,遮蔽。
-
94、张弓:弦拉紧的弓。拉弓。
-
95、张幕:张设帷幕。
-
96、张磔:1.铺陈,铺叙引申。2.张开植立。
-
97、张巴:方言。犹言大惊小怪。
-
98、张曹:1.东汉张酺﹑曹褒的并称。二人尝争论礼制于章帝朝。2.张衡﹑曹植的并称。
-
99、张挂:(1)张开挂上;展开挂上
-
100、张设:1.部署;设置。
-
1、乔张致:装模做样。
-
2、定张车:汉代小车名。宫中所用。
-
3、没张志:犹言没有体统,不像样子。
-
4、蹶张士:强弩手。
-
5、金张馆:1.汉显宦金日磾﹑张安世的居处。常用以泛指权贵馆舍。
-
6、没张致:1.见"没张志"。
-
7、做张致:做张做智。
-
8、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的压力。通称低压。
-
9、斜张桥:又称“斜拉桥”。用通过或固定在桥墩塔架上的若干斜索吊住主梁的桥梁。由斜索、塔墩和主梁组成。斜索采用高强度钢丝绳(或钢缆),梁身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材制成。特点是梁身高度小、桥下净空大、用料较省、便于施工。适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
-
10、千张袄: 是临清的传统名牌产品,远近驰名。
-
11、羽张迅: 前任青之王。
-
12、诪张为幻:欺诳诈惑。
-
13、打张鸡儿:犹言装痴作呆。
-
14、大张声势:(1)指大造声势
-
15、表面张力:液体表面的分子,向内部的吸引力大,故有减少表面分子数及减小表面积的趋势,这种力量,称为「表面张力」。如荷叶上的水珠或空中的雨滴形成球形,即此作用。
-
16、改柱张弦: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
17、做张做致:(1)故意拿腔拿调,做假招子
-
18、没张没致:不成模样。装模作样。
-
19、慌张势煞:惊慌失措貌。
-
20、没张倒置:犹言没规矩,不成体统。
-
21、急张拒遂:紧张慌乱貌;局促不安貌。
-
22、大张其词:张:宣扬。大肆宣扬某种说法。
-
23、神色张皇: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
24、周张程朱:宋代濂关洛闽四派理学家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合称。
-
25、鬼张鬼智:形容行为鬼祟。
-
26、有张没智:谓装模作样﹐扭捏作态。
-
27、乔张做致:装模做样。
-
28、失张失志:(1)心神不定,慌慌张张,举止失措。亦作“失张失志”
-
29、眼张失道:1.见"眼张失落"。
-
30、张张屈屈:形容惊慌的样子。
-
31、失张倒怪:犹言大惊小怪。
-
32、张眉张眼:惊惶不安的样子。
-
33、三相张家:指唐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三相之故第。
-
34、张张巴巴:1.方言。犹言结结巴巴。
-
3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嘴唇一张一合的样子
-
36、伸张正义:1.形容坚持,不放弃,同时宣传正义的精神。 2.《伸张正义》,书名,作者张志华,于2013年3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3.《伸张正义》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制作发行的119分钟犯罪影片。
-
37、舒卷张弛:张弛zhāngchí一紧一松学习要张弛结合
-
38、开张圣听:指要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39、必固张之:攻必克,守必固gōngbìkè,shǒubìgù[ever-victoriousandimpregralle]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军队进攻就一定能攻打下来,防守就能坚决守住。
-
40、奏举张熠: 出自魏书·张熠传。
-
41、破马张飞: 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
42、打张鷄儿:犹言装痴作呆。《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你认的这鞋是谁的鞋?’西门庆道:‘我不知是谁的鞋。’妇人道:‘他还打张鷄儿哩,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
-
43、诪张爲幻:欺诳诈惑。《书·无逸》:“民无或胥譸张为幻。”孔传:“譸张,誑也。君臣以道相正,故下民无有相欺誑幻惑也。”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许湛然》:“彼子衿中,或迂腐过执,或譸张为幻,穷则为閭里之毒蛇,达则为朝廷之大蠹。”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其高者乃往往有游侠之风,恤贫好施,金钱飞洒,然譸张为幻之事亦稍以益多矣。”亦省作“譸张”、“譸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僧弥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吴兴溪中钓碣耳,何敢譸张!’”清魏源《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惟上海关则首议船价之地,譸幻最多。”
-
44、改柱张絃: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参见“改弦更张”。
-
45、不事张扬: 事:做、治;不事:即不做、不从事这样的行为。不事张扬:即不从事四处张扬、炫耀、显摆及类似的表露和夸张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特质。
-
46、剑张跋扈:跋扈:专横暴戾。横行凶暴,为非作歹,专横暴虐。
-
47、简张心甫:犹劳神。
-
1、主张:(1)提倡;扶持;对某种行动提出见解 (2)见解 (3)主宰;作主
-
2、嚣张:(1)邪恶的势力、不良的风气增长;放肆
-
3、乖张:(1)不正常;不对劲儿 (2)性情执拗怪僻
-
4、镑张:(1)吹嘘;夸张
-
5、隼张:如隼展翅﹐飘扬貌。
-
6、赫张:声势盛大貌。
-
7、荒张:1.慌张。荒,通"慌"。
-
8、操张:1.谓张琴。2.握持开张。3.操纵﹐支配。
-
9、偾张:1.扩张突起,张动。 2.激奋。
-
10、廓张:(1)蔓延扩张
-
11、夸张:(1)夸张法。一种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
12、诪张:欺诳诈惑。
-
13、紧张:(1)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 (2)激烈;紧迫 (3)供应不充分,难于应付
-
14、班张:汉班固和张衡的并称。二人以擅长辞赋着称。
-
15、设张:设置﹔张设。
-
16、怒张:1.波涛汹涌貌。2.笔力雄健。3.指诗格粗豪浅露。4.指猛禽双翼奋展。
-
17、踏张:1.亦作"蹋张"。2.用脚踩踏弩的机括而发箭。
-
18、擘张:用手拉开弓弩。
-
19、侏张:(1)专横,跋扈
-
20、称张:1.夸张。
-
21、摆张:1.犹处置。
-
22、膨张:1.同"膨胀"。
-
23、管张:1.管仲与张仪的合称。两人分别为春秋齐国与战国时秦国的政治家。
-
24、鼻张:鼻翼翕张。
-
25、肥张:1.肥壮貌。
-
26、鹏张:如大鹏展翅。比喻显扬才能。
-
27、颠张:指唐代书法家张旭。
-
28、彀张:犹扩张。
-
29、蹶张:亦作'蹷张'。 以脚踏强弩,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 借指弩箭。 气势汹汹的样子。 以手足支撑物体。 引申为勉力支拄。
-
30、辀张:强横;嚣张。 惊惧貌。
-
31、扩张:(1)势力、范围等的扩大
-
32、印张:印刷书籍时每一本书所用纸张数量的计算单位。一印张为全张平版纸(通称新闻纸或报纸)的二分之一。
-
33、广张:1.广泛张设。2.夸大;扩大。
-
34、范张:1.东汉范式﹑张劭的并称。二人友善,重义守信,有死友之称。后常以范张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式》。2.范蠡﹑张良的并称。古代以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范。
-
35、小张:指唐张旭。
-
36、炽张:1.猛烈;强烈。2.猖獗鸱张。
-
37、共张:供应﹑置备 各种器物 。共﹐通'供'。
-
38、千张:(1)食品,是一种薄的豆腐干片
-
39、声张:(1)张扬
-
40、赵张:1.汉赵广汉与张敞的并称。二人都曾任京兆尹,治绩卓异。2.后汉张让与赵忠的并称。3.宋相赵鼎和张浚的并称。
-
41、奋张:1.有力地伸展﹑张开。2.振奋;奋扬。
-
42、关张:(1)指商店停止营业,旧时也指商店倒闭 (2)指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张飞。两人皆以雄烈著名。后常以关、张指有威名的大将
-
43、慢张:1.没本事;不中用。2.亦作"慢仗"﹑"慢张"。动作缓慢,慢吞吞。
-
44、拍张:1.伸展肢体拍打。2.古代武术杂技的一种。
-
45、鸱张:1.亦作"鵄张"。2.像鸱鸟张翼一样。比喻嚣张,凶暴。
-
46、二张:指隋·张虔威与张衡。指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指宋代的张戬、张载兄弟。指明末复社领袖张溥、张采,二人均为江苏太仓人。
-
47、苏张:1.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的并称。2.唐名士苏颋与张说的并称。
-
48、铺张:(1)过分讲究排场而耗费许多财物
-
49、舛张:犹乖张。怪僻,不近情理。
-
50、韩张:1.唐代文学家韩愈和张籍的并称。2.山名。在今湖南临武北。相传唐韩愈与张署同遭迁谪,于此处休憩,故名。参阅《明一统志》卷六四。
-
51、更张:(1)改施弓弦,重新张设,比喻变更或改革
-
52、矜张:夸张。
-
53、邳张:盛大张设。
-
54、森张:伸张耸竖。
-
55、掞张:浮夸。 铺张。
-
56、申张:伸张,扩大。
-
57、袁张:晋袁山松和张莹的并称。
-
58、返张:犹言悖逆张狂。
-
59、惊张:1.震惊张皇。2.指使惊慌;惊动。3.惊异声张。
-
60、巍张:高大宽阔。
-
61、弧张:捕禽兽用的工具。弧,机弩之类;张,罗网之属。
-
62、侈张:谓张大其事。 夸大。
-
63、金张:汉时金日磾﹑张安世二人的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因用为显宦的代称。
-
64、拒张:抗拒。
-
65、阡张:即阡纸。
-
66、萧张:汉萧何和张良的并称。
-
67、展张:犹铺陈。
-
68、舟张:1.同"周章"。2.周游。
-
69、三张:指汉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张陵﹑张鲁﹑张角。 西晋文学家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合称。 唐之张穉珪﹑张九龄﹑张休先后出任洪州 今江西南昌 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张。
-
70、新张:(1)商店新开张
-
71、纸张:(1)纸的总称
-
72、辉张:发扬光大。
-
73、供张:亦作'供张'。 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亦谓举行宴会。 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 僧尼呈报名册于官府。
-
74、雄张:1.谓势力扩张﹔旺盛。
-
75、炮张:1.见"炮仗"。
-
76、姜张:1.南宋词人姜夔和张炎的并称。张炎论词,推崇姜夔,两人作词都垣瑹雏鳱词风相近,后人因并称"姜张"。为清代浙西词派所宗。
-
77、决张:劈开帐幕。
-
78、鸮张:鸮鸟张翅。比喻猖狂,嚣张。
-
79、改张:(1)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
80、弛张:比喻事物的盛衰、强弱、兴废等。比喻处事的松紧、进退、宽严等。犹变更。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韩王名信都,而輒去‘都’留‘信’,用使称其名姓,全与淮阴不别。拉开或收拢。
-
81、戟张:形容须髯张开如戟。
-
82、闿张:犹敞开。
-
83、枭张:如枭之张翼。形容猖狂恣肆。
-
84、呀张:巍峨开阔貌。
-
85、曲张:弓神名。
-
86、周张:周遍张设。四处奏起。焦躁急迫貌。犹惆怅。
-
87、起张:1.张开;掀开。
-
88、争张:争竞,夸张。
-
89、拓张:扩张。
-
90、箭张:《汉书.王尊传》中作翦(箭)之张禁。为长安豪猾。后借指地方豪猾。
-
91、诩张:夸张。
-
92、分张:〈书〉分手;离别。
-
93、方张:谓正当扩展﹑强大之际。
-
94、高张:谓居高位而嚣张跋扈。 谓高涨。
-
95、霞张:霞光四射貌。
-
96、枵张:虚张,夸张。
-
97、恢张:张扬;扩展。
-
98、钟张:三国魏锺繇﹑东汉张芝的并称。二人皆以善书名。
-
99、敷张:犹铺展。传布张扬。
-
100、箕张:谓两旁伸张开去如簸箕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