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兼组词

兼的组词

反馈
兼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兼顾:(1)同时照顾
  • 2、兼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个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
  • 3、兼辆:不止一辆车。
  • 4、兼怀:谓包容各个方面。
  • 5、兼韵:近体诗用韵的一种方法。指同一首诗中﹐兼用通用韵部的字押韵。
  • 6、兼总:1.总括;一并治理。2.同时具有。
  • 7、兼善:谓使他人得到好处。 全好;各方面都擅长。
  • 8、兼济: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 9、兼揽:并采。
  • 10、兼裳:谓穿着厚重衣服。
  • 11、兼金: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银铜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银钱帛。
  • 12、兼摄: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
  • 13、兼赢:加倍的赢利。
  • 14、兼心:交集于心。
  • 15、兼统:犹总领;并管。
  • 16、兼旬:二十天。
  • 17、兼领:一并管领;兼任。
  • 18、兼疑:同时加以怀疑。
  • 19、兼两:不止一辆车。两﹐车辆。
  • 20、兼且:并且。
  • 21、兼营:1.同时从事本业以外的经营。
  • 22、兼资:谓兼具两种资质;具备文武全才。
  • 23、兼综:犹兼理;综合。
  • 24、兼该:1.亦作"兼赅"。2.兼备﹐包括各个方面。
  • 25、兼赅:1.亦作"兼赅"。2.兼备﹐包括各个方面。
  • 26、兼国:兼并他国。
  • 27、兼行:谓以加倍速度赶路。 同行。 犹言德行完备。
  • 28、兼裒:广为聚集。
  • 29、兼宿:1.谓久远﹐深厚。
  • 30、兼职:(1)一人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务 (2)在本职之外兼任的职务
  • 31、兼毫:用狼毫(黄鼠狼毛)或紫毫(紫色兔毛)与羊毫合制成的毛笔。狼毫较硬,羊毫较软,兼毫适中。
  • 32、兼副:谓两套。
  • 33、兼遣:都排除掉﹐谓虚实两忘。
  • 34、兼优:(1)指一人在几个方面均较突出
  • 35、兼之:(1)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 36、兼诣:1.谓一齐达到某种程度。
  • 37、兼荣:加倍的荣耀。
  • 38、兼明:谓在主业之外﹐附带通晓他业。
  • 39、兼苞:兼包。
  • 40、兼儒:众儒。
  • 41、兼岁:谓不止一年。
  • 42、兼仆:两个仆人。
  • 43、兼圻: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谓之兼圻。如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两省﹐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 44、兼山:两山重叠。形容静止﹐比喻应安于所处的地位。
  • 45、兼乘:1.两辆车。谓每车备一副车。2.指多辆车。
  • 46、兼秋:形容时间长久。
  • 47、兼术:容纳各种人的方法。
  • 48、兼称:另一名称。
  • 49、兼权:谓全面衡量。
  • 50、兼属:兼任的部属。
  • 51、兼采:谓同时向多方面采取。
  • 52、兼通:通晓不止一个方面。 谓一齐显达。
  • 53、兼差:(1)兼职的旧称
  • 54、兼本:谓其他相同的本子﹐复本。
  • 55、兼洽:广博。
  • 56、兼言:合在一起说。
  • 57、兼施:(1)同时使用各种手段或方法
  • 58、兼美:1.指生活的各方面都豪华奢侈。2.犹言完善﹐样样擅长。
  • 59、兼珍:指两种以上的珍美食品。
  • 60、兼爱: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 61、兼葭: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
  • 62、兼临:谓在上位的人对在下者广加包涵容纳。
  • 63、兼舍:犹言兼行﹐兼程。古代行军﹐途中住一夜叫舍。
  • 64、兼馔:两种以上的食品。
  • 65、兼业:一人经营两种以上的业务。
  • 66、兼示:谓一并示知。
  • 67、兼彩:多种色彩。
  • 68、兼人:(1)超过别人;一人顶两人
  • 69、兼覆:后以'兼覆'比喻恩泽广覆﹐无所遗漏。
  • 70、兼赋:加倍交纳租税。
  • 71、兼官:在本官职以外,又任他官。
  • 72、兼倍:二倍或数倍。
  • 73、兼包:兼容并包。
  • 74、兼肉:二种肉食。
  • 75、兼功:1.谓因依存而得功绩。2.谓加倍劳作。
  • 76、兼假:兼任﹐暂代官职。
  • 77、兼域:谓联并许多邑域。
  • 78、兼材:1.亦作"兼才"。2.兼具各种才能。
  • 79、兼任:(1)担任几个职务;兼职 (2)不是专门的任职
  • 80、兼听:广泛听取意见。 指并听多种声音。
  • 81、兼罗:犹言并列。
  • 82、兼年:两年。
  • 83、兼程:(1)指夜以继日,加倍赶路
  • 84、兼土:兼并土地。
  • 85、兼存:1.都存有;都具备。
  • 86、兼义:"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阮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阮元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间﹐以疏附于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见《校勘记》卷一。
  • 87、兼才:1.亦作"兼才"。2.兼具各种才能。
  • 88、兼及:并及﹐同时关联到。
  • 89、兼城:谓价值连城的宝玉﹐特指和氏璧。
  • 90、兼丁:两名壮丁;其他丁口。
  • 91、兼顧:(1)同时照顾
  • 92、兼备:(1)同时具备
  • 93、兼道:(1)即兼程,加倍赶路
  • 94、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 95、兼涂:犹兼程。
  • 96、兼利:1.谓使(天下万物)一并受到利益。
  • 97、兼就:顺便。
  • 98、兼紫:谓一家中有数人为显官。紫﹐紫色印绶。
  • 99、兼士:1.奉行墨家兼爱学说的人。
  • 100、兼政:兼治政事。旧指士人为官。
兼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昼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亦作:昼夜兼行
  • 2、倍道兼进:加快速度,用一天的时间赶行两天的路程。
  • 3、并疆兼巷:形容屋宅广大。
  • 4、衣不兼采:采:通“彩”。形容衣着朴素,不求华丽。也作“衣不重彩”。
  • 5、标本兼治: 标本兼治,中医学术语。是指医者在医治的治疗中采取治标兼治本的手段。标,是指表面的病征;本,是指引发病征的源头。病征的要缓解,病原也要根除,这是医者的天职。
  • 6、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上品艺术作品也。形神:形貌神情;兼备:同时具备几个方面。
  • 7、土地兼并: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手中。
  • 8、攻守兼备:进攻和防守的实力均衡、相等,也就是有攻有守。
  • 9、日月兼程: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10、身兼数职:指一个人承担几种任务。
  • 11、内外兼备:内外夹攻nèi-wàijiāgōng内部和外部联合夹击,一齐发动攻势必须一人密从水中上和阳,调取救兵,内外夹攻,方能出去。——《英烈传》
  • 12、两者兼备: 都有的意思。
  • 13、不相兼容: 1.两个矛盾对立体,事物互相排斥,不能同时容纳。
  • 14、星夜兼程: 星夜是白天黑夜,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程)路。一路不耽搁的进行,形容行程紧急。
  • 15、剿抚兼施:指用武力清除及招降安置的两种方式来对待叛徒,造反的军队、及民众。
  • 16、两者兼顾:统筹兼顾tǒngchóu-jiāngù[unifiedplanningwithdueconsiderationforallconcerned;overallplanningandall-roundconsideration]统一筹划兼顾到各个方面。
  • 17、德荣兼备: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 18、名利兼收: 同“名利双收”。
兼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况兼:(1)况且
  • 2、并兼:兼并;吞并。
  • 3、更兼:更加上。
  • 4、长兼:1.古代加在官职名称前﹐表示非正式任命。
  • 5、该兼:包容﹔兼容。
  • 6、得兼:兼得,同时获得。
  • 7、守兼:谓正职出缺,由他官暂时代理。
  • 8、相兼:1.互相并吞。2.合并。3.相同。
  • 9、两兼:兼具两方面;两方面兼而有之。
  • 10、藻兼:1.传说中的水木之精。
  • 11、专兼:独自掌握和占有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兼组词,兼的组词,兼字怎么组词,兼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兼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兼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兼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8个,兼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1个。
拼音 jiān 注音 ㄐㄧㄢ,
笔划 10 繁体
五笔 UVOU 五行

基本释义

〈动〉(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兼,并也。——《说文》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后序》兼百花之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筑雕刻。——蔡元培《图画》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并吞;兼并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传·昭公八年》又如:兼列(犹兼并);兼畜(犹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倍,加倍王馈兼金一百。——《孟子》。注:“其价兼倍于常者。”利不兼,赏不倍。——《马王堆汉墓帛书》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唐·韩愈《韩滂墓志铭》兼旬愈。——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兼只(几只,数只);兼日(连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问或技艺)重复;累积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尽;竭尽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韩非子》胜过;超越。如:兼人(胜过别人。表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同,连同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形〉全部;整个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又如:兼裒(广为聚集)表示并列关系。和,与。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如:兼之;兼且(并且)〈副〉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兼有步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又兼仗父兄之烈。兼与药相粘。——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