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信组词

信的组词

反馈
信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信球:信球是一个汉语词汇。另一种写法参见:衅囚。信球是中原地区方言,“信”是傻的意思,“球”是头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傻子脑瓜的意思,形容人傻。
  • 2、信号:1. 经商定作为采取一致行动的时刻的暗号。 2. 一种可以觉察的物理量或脉冲(如电压、电流、磁场强度等),通过它们能传达消息或信息。 3. 用电报、电话、无线电、雷达或电视传达的情报、信息、声音或形象。
  • 3、信义:(1)信用和道义
  • 4、信仰:(1)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
  • 5、信念:1. 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 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
  • 6、信服:(1)相信,佩服
  • 7、信从:相信听从;信奉遵从。
  • 8、信鸽:(1)一种比赛鸽,常用来携带信息,经过训练可以远距离飞回鸽房
  • 9、信凭:1.信任;相信。2.谓相信并引为根据。
  • 10、信任:(动)相信并敢于托付。[反]猜疑。
  • 11、信瓤:方言。指装在信封内写好的信。
  • 12、信笺:(1)信纸
  • 13、信息:(1)有目的地标记在通讯系统或计算机的输入上面的信号…(如电话号码的一个数字) (2)音信消息
  • 14、信托:1. 相信人,将事情交给他处理。 2. 经营他人所委托物品购销业务的。
  • 15、信圭:相传周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
  • 16、信教:(1)信仰宗教,在我国多指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等
  • 17、信贷:1. 银行存款、贷款等活动,多指银行的贷款。 2. 记入帐户贷方以增加收益、净值或负债的额。
  • 18、信用:(1)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
  • 19、信汇:汇兑方式之一。甲地银行或邮电局受汇款人委托,将汇款委托书寄交乙地付款银行或邮电局,通知该地的指定收款人,签具收条,领取款项。
  • 20、信心:(1)诚心 (2)虔诚信仰宗教之心 (3)随心;任意 (4)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 21、信步:(1)随意走走
  • 22、信義:(1)信用和道义
  • 23、信耗:(1)音信
  • 24、信然:(1)确实;诚然
  • 25、信验:证据;凭证。
  • 26、信顺:1.忠信而顺从。2.谓诚信不欺,顺应物理。语出《易.系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3.真实而通达。
  • 27、信言:真实的话。
  • 28、信货:1.大家都认为可靠的货物。2.犹言信物。
  • 29、信道:信奉正道。 知道;料知。 犹言果然是。
  • 30、信诚:诚实不欺。
  • 31、信箱:(1)邮局设置的供人投寄信件的箱子
  • 32、信实:诚实;真实可靠。 相信,信仰。
  • 33、信赖:(1)信任,依赖,
  • 34、信奉:(1)信仰;敬奉
  • 35、信约:诚信不欺的盟约。
  • 36、信誓:表示诚信的誓言。
  • 37、信谨:诚信谨慎。
  • 38、信符:用作凭证的符节。
  • 39、信力:佛家语。谓信仰之力。
  • 40、信命:1.相信天命。2.使者传送的命令或书信。
  • 41、信慕:信奉仰慕。
  • 42、信士:1.诚实可信的人。2.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梵语up?saka(优婆塞)的译称。3.汉碑有"义士"之称,泛指出财布施者,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信士"。后因专称信仰佛教而出钱布施的人。参阅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合阳令曹全碑》。
  • 43、信谳:1.证据确凿的判决。
  • 44、信友:诚实守信的朋友。
  • 45、信玺:古代皇帝玺印之一。
  • 46、信地:军队驻扎和管辖的地区。
  • 47、信袋:1.加盖印信的封袋。2.邮局用以装运信件的口袋。
  • 48、信布:韩信和英布的并称。
  • 49、信识:正确地鉴赏。
  • 50、信纳:相信和采纳。
  • 51、信信:连宿四夜。 谓信其可信者。
  • 52、信问:音信。
  • 53、信幡:1.亦作"信幡"。2.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 54、信眉:1.扬眉自得貌。 2.形容屈抑得申,快意舒畅貌。
  • 55、信炮:1.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2.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 56、信赏:1.有功必赏。2.必定给予的赏赐。
  • 57、信插:(1)钉在墙上的放信件的用具,多用木板或布做成
  • 58、信旛:1.亦作"信幡"。2.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 59、信听:听从。
  • 60、信封:装书信的封套。
  • 61、信爱:信任喜爱;信任爱戴。
  • 62、信宿:(1)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 63、信访:(1)指群众通过信函或面谈的方式反映问题
  • 64、信誉:(1)诚实守信的声誉
  • 65、信风:(1)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
  • 66、信委:信任并委托办理诸事。
  • 67、信子:1.指装在器物中心的芯子。 2.方言。以砒霜制作的杀鼠药。亦泛称毒杀动物或人的药品。
  • 68、信简:书信。
  • 69、信惮:诚实恭敬。
  • 70、信徒:(1)信奉某种宗教的人,亦指某学说的信仰者
  • 71、信鸥:一种随潮水涨落而来去的海鸥。因其有定时,故称信鸥。
  • 72、信条:(1)宗教信仰的条文或体系 (2)可指普遍相信的任何原则或主张
  • 73、信瑞:用作信物的瑞玉。 圭为五瑞之一,是受到天子信用的象征,后因以'信瑞'喻指皇帝予以委任的印信。
  • 74、信知:深知,确知。
  • 75、信凫:即信鸥。
  • 76、信牒:唐代授官皆给告身,未有告身之前,先给文书以为凭证,称信牒。
  • 77、信幸:信任宠爱。
  • 78、信了:信从明了。
  • 79、信禽:雁的别名。雁为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来去有定时,故称信禽。
  • 80、信件:(1)书信 (2)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 81、信重:信任看重。
  • 82、信差:(1)旧称被派递送公文信件的人 (2)旧称“邮递员”
  • 83、信足:犹漫步。
  • 84、信官:官员祷神时表示虔诚的自称。
  • 85、信响:1.亦作"信乡"。亦作"信响"。亦作"信响"。2.信赖。3.谓信任归向。
  • 86、信伏:信服。伏,通"服"。
  • 87、信真:相信是真的。
  • 88、信嘴:犹言信口。
  • 89、信崇:信仰崇奉。
  • 90、信数:必然的道理。
  • 91、信臣:1.忠诚可靠之臣。2.使臣,使者。
  • 92、信内:谓听信妻妾的话。内,指妻妾。
  • 93、信物:(1)当作凭证的物品
  • 94、信慎:诚信谨慎。
  • 95、信乡:1.亦作"信乡"。亦作"信乡"。亦作"信响"。2.信赖。3.谓信任归向。
  • 96、信音:音信,消息。
  • 97、信欺:诚实或欺诈。
  • 98、信人:诚实的人。 使者,传送书信的人。 指信奉宗教的人,信徒。
  • 99、信旗: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
  • 100、信笼: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
信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明信片:1. 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 2. 一种必须贴有胶粘邮票的卡片在一面上有一种装饰(如一幅画)的这类卡片。 3. 一种具有政府印制的邮票标记或官方的回信费已付标记的卡片。
  • 2、拣信生:旧时邮政局中分拣信件的低级职工。
  • 3、通信鸽:信鸽。用以传递书信的一种家鸽。经过训练后,可在数百公里内传递书信。书信通常插入绑在鸽腿上的轻管内。参见"信鸽"。
  • 4、念信儿:(1)〈方〉纪念品
  • 5、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自信使人畏缩不前,过于自信或盲目自信,则会使人骄傲自满或陷于盲动。正确的自信心能使人意志坚定,不怕困难。
  • 6、風信子:也称洋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红﹑紫﹑蓝﹑白各色,供观赏。
  • 7、花信风:应花期而吹来的风。历来相传花信风共有二十四番。详“二十四番花信风”。
  • 8、征信录:有关经手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报告书。
  • 9、传信牌:古代军中传递文件所用的牌,简称信牌。
  • 10、谁信道:1.谁料到。
  • 11、赵信城:1.古城名。西汉时赵信降匈奴后所筑。故址约在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南麓。
  • 12、风信鸡:测定风向的仪器。形如鸡。常比喻见风使舵,善于钻营投机的人。
  • 13、韩信坛: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 14、长信宫:1.汉宫名。汉太皇太后所居。因用以为太皇太后的代称。2.泛指帝后所居。
  • 15、书信馆:邮局。
  • 16、风信子:也称洋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红﹑紫﹑蓝﹑白各色,供观赏。
  • 17、昭信票:清政府为偿付对日赔款于1898年发行的国内公债。
  • 18、书信体:(1)以书信形式写的作品
  • 19、风信旗:指示风向的旗子。
  • 20、民信局: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流行于沿江﹑沿海及运河沿岸城市。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最盛。1896年清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 21、通信社:即通讯社。
  • 22、国信使:宋元时的国家使臣。
  • 23、送信儿:(1)书面传递消息 (2)口头传递消息
  • 24、传信鸟:鸟名。
  • 25、昭信局:清代光绪年间成立的专门承办公债业务的机构。
  • 26、通信员:1.部队﹑机关中担任递送公文等联络工作的人。2.经常给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写稿报道消息的非专业人员。
  • 27、公信力: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
  • 28、来信砍: “来XX信不信我砍死你(XX原义是指东北)”。
  • 29、通信网:由多个通信节点互相连接,且节点间有多条传输媒体所组成的通信系统。所谓节点是指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实体,如交换中心、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等。节点下拥有大量用户和通信线路,节点间的网络结构有树形、星形、环形和集中型等网络类型。
  • 30、电信业: 以电为基础发展由来的。
  • 31、电信楼: 经营电报和长途电话业务及其他通信业务的建筑。组成:电信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信机房部分,对外营业部分及其他部分(包括电话会议室、母钟间等)。此外还有微波天线。
  • 32、大信封: 体积较大的信封。
  • 33、通信录: 方便个人或企业联系时的一种简单的、实用的记事载体。
  • 34、徵信録: zhengxinlu徵信録(征信录):有关经手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报告书。第十五回:“究竟他收了款,就登在报上,年年还有徵信録,未必可以作弊。”《霜叶红似二月花》二:“大家别性急。听说赵守翁正在赶办十多年来第一回的征信录呢!”
  • 35、風信鷄:测定风向的仪器。形如鸡。常比喻见风使舵,善于钻营投机的人。
  • 36、资信度: 含义较信用为广。
  • 37、短信息: 文字简短的信息,特指用手机通过移动通信网发出,可以显示在对方手机显示屏上的简短文字。
  • 38、崇信县: 尊重信任;尊崇信仰。
  • 39、边信息:利用已有的信息Y辅助对信息X进行编码,可以使得信息X的编码长度更短。
  • 40、征信録:有关经手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报告书。
  • 41、通信兵:(1)军事单位各总部之间担负通信联络任务的兵种或士兵
  • 42、公信度: 公信度就是社会公众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信任程度。
  • 43、可信度: 值得信赖的程度:提高~。
  • 44、通信联络:双方或多方之间运用通信手段传输信息。常用的通信手段有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光通信、运动(徒步或乘骑)通信、简易信号通信等。通信联络要求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
  • 45、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 46、市场信息: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各种情报资料。如商品(包括证券、外汇、房地产、劳动力、旅游服务等)种类、价格、质量以及供求变动等信息。可以从报刊、广播、电视、广告和市场调查中获得。
  • 47、疑信参半: 怀疑相信各占一半。
  • 48、通信卫星:应用卫星的一种。卫星轨道离地很高,天线波束能覆盖地球广大面积,且电波传播不受地形限制,能实行地面远距离通信。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现代化通信工具。
  • 49、道德信念: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 50、随机信号:非确定性信号。即信号值随偶然因素而变化,但又遵从一定概率分布规律。常用平均值、数学期望和方差等进行分析和描述。
  • 51、皇帝信宝:皇帝印玺之一。用于征召王公以下的文书。参见"皇帝行宝"。
  • 52、地理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科学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自动技术系统。
  • 53、十九信条: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54、失信不立: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 55、邮资信封: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印有邮票图案的信封。有普通邮资信封、纪念邮资信封、航空邮资信封、美术邮资信封等种类。
  • 56、闲庭信步: 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
  • 57、通信地址: 是指能在信封、邮寄物品、电子邮箱等一切通过邮政方式或互联网发送的邮件上,注明并接收的有效实际地址,一般由地区名,街道名及门牌号码组成。
  • 58、数字信号:指自变量是离散的、因变量也是离散的信号。
  • 59、韩信点兵:汉韩信与高祖刘邦论将兵之道,以为自己擅长带兵打仗,所领的士兵,越多越好。常与“多多益善”搭配使用,比喻不厌其多,越多越好。
  • 60、语音信箱:语音信箱业务是一种基于多种网络、以语音信息交互为主要功能的业务,为用户提供存储、转发和提取语音信息等服务。
  • 61、确信无疑: 坚定地相信某事是真实的。
  • 62、织田信长:织田信长(日语:おだのぶなが,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师,出生于尾张国的胜幡城或那古野城(今爱知县西部名古屋市),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 63、背信弃义:(1)背:违背;弃:丢弃。指不守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 64、消费信贷:消费信贷(consumercreditservice)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商业银行陆续开办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非经营目的)的贷款。
  • 65、背信忘义:违背了自己的诚信,放弃了自己的义。
  • 66、欲信大义: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伸张大义。
  • 67、诚信档案: 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建立的各种诚信体系,旨在促进社会发展、打造诚信、构建和谐社会。按诚信档案的对象分类:一般分为个人诚信档案和企业诚信档案、团体组织诚信档案、政府诚信档案等。
  • 68、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是指特定个体对待特定命题真实性相信的程度,也就是概率是对个人信念合理性的量度。
  • 69、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中除了图像信号以外,还包括同步信号。
  • 70、射频信号: 射频信号就是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
  • 71、冒进信号:冒进màojìn指超过客观情况的可能,工作轻率地开始,急躁地进行
  • 72、韩信挂帅: 评书,讲述秦末贤士韩信南征北战奠定西汉王朝的事迹。
  • 73、冗余信息: 指除去传输消息时所需最少限度信息外。出现在信息源、编码、信号、信道或系统中的其他信息,或称多余信息。
  • 74、方波信号:就是指电路系统中信号的质量,如果在要求的时间内,信号能不失真地从源端传送到接收端,我们就称该信号是方波信号。
  • 75、置信区间:不容易相信。
  • 76、协作信任: 就是在协作中,相信对方的诚信并敢于托付。
  • 77、电子信箱:在电脑网路上储存大量电子邮件以供取用的地方。
  • 78、守信笃义: 指保持诚信;遵守信约。忠实讲义气。
  • 79、失信招祸: 1.世传公冶长。 2.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 3.来报,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 4.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长无以对.-------------------。
  • 80、动物信使: 魔兽争霸Ⅲ:冰封王座的多人实时对战自定义地图Dota里的一个物品。
  • 81、移动信号:在铁路众多的信号中,有一种在施工或维修区段设置的信号牌、信号灯,这就是移动信号。
  • 82、亲师信道: “亲近师长,深信所学之道。
  • 83、定期信贷: 对于还款期限明确约定了的消费信贷。
  • 84、展期信用: 通常是指买方企业超过规定的信用期推迟付款而强制获得的信用。
  • 85、卖方信用: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的信用
  • 86、有效信元:通过信头差错控制过程判定其信头无差错的一种信元。。
  • 87、通信电源: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但是通信电源在整个通信行业中占的比例并不大。
  • 88、房屋信托:房屋产权所有人把房屋委托给房管部门进行经营,所有人仅保留产权;和分配权,按照有关规定,托管人向受托单位交纳委托费用,定期进行经济结算。
  • 89、三信三不:佛教术语,又作三不三信。
  • 90、忠信仁笃:忠诚信实、仁慈厚道。
  • 91、一念信解:指闻法而不疑,乃至豁然开悟
  • 92、四种信心:即指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清净信:我们偶尔步入佛殿里,或者听到念佛的声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特别欢喜,这就是清净信。有些居士来到这里,听到念诵《大自在祈祷文》、阿弥陀佛名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眼泪汪汪的,其实他正在生起清净信。
  • 93、韩信登坛:韩信登坛(hánxìndēngtán),汉语词汇。
  • 94、生命信使:灵魂医学soulmedicine把生命信使定义为一切能够表达生物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外界沟通联系并发生相应生物效应的各种生物语言。
  • 95、大信心海:佛学术语,信心之功德广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证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从佛力发起故。真实乐邦甚以易往,藉愿力即生故。
  • 96、亲信干证: 通俗的说就是让国家领导者身边关系密切的亲戚和朋友参与政事,发表政见,甚至参考他们的意见,而这些亲戚朋友不一定是和政治相关的人,对世界当局和政治形式没有专业理解和分析能力,甚至会泄露国家机密。韩国崔顺实就是属于亲信干政,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修改总统的讲稿。
  • 97、起信四觉: 起信四觉[出起信论]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
  • 98、自信的人: 自己相信自己:有自信心、信心十足、永久自信。相信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失败,没办法超越自己的人才对自己有信心。
  • 99、分类信息:WEB2的衍生物,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模式,它让网络变的跟老百姓更普及更贴近生活方便生活。
  • 100、韩信北伐:韩信北伐的主讲人是王立群,其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
信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诚信:(形)诚实并遵守信用:做人要讲~。
  • 2、书信:(1)信
  • 3、自信:(1)相信自己 (2)相信自己的
  • 4、虔信:(1)虔诚
  • 5、口信:(1)口头转告的话,口头传达的消息
  • 6、确信:(1)确切的消息
  • 7、坚信:(1)坚定信任
  • 8、倾信:1.信仰。2.信任,信赖。
  • 9、相信:(1)认为正确、确实而不怀疑
  • 10、电信:(1)在某通信系统范围内传输或接收信息或信号的方式
  • 11、荒信:(1)〈方〉不确定的或没有证实的消息
  • 12、盟信:1.犹盟约。语本《庄子.让王》:"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为信。"
  • 13、梢信:捎带书信。
  • 14、宠信:(1)得到偏爱和信赖(多用于贬义)
  • 15、风信:随着季节变化应时吹来的风。 信息;消息。
  • 16、不信:1.不信任。 2.没有信用或失信。 3.难道。
  • 17、叵信:不可信。
  • 18、花信:(1)花开的信息 (2)借指女子的成年期—24岁
  • 19、印信:(1)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
  • 20、笃信:(1)忠实地信仰;深信不疑
  • 21、行信:谓做事诚实不欺。
  • 22、透信:(1)透露出信息
  • 23、覆信:(1)已经答复的信函
  • 24、杖信:1.凭靠信义。2.信赖。
  • 25、准信:(1)确实可信的信息
  • 26、精信:1.精诚信实。2.专心信奉。
  • 27、迷信:(1)信仰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 (2)也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
  • 28、来信:(1)从…来的信 (2)寄来或送来的信
  • 29、春信:春天的信息。
  • 30、待信:1.谓以诚信相待。2.等待音信。
  • 31、奋信:1.振起貌。
  • 32、柳信:1.谓柳树发芽带来春的信息。
  • 33、捻信:火药引线。
  • 34、任信: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
  • 35、捎信:(1)派代理人或送信者传递信息
  • 36、误信:(1)错误地相信
  • 37、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 38、贞信:1.正直诚实。
  • 39、负信:1.失信。
  • 40、棨信:传信的符证。
  • 41、失信:(1)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 42、贺信:(1)祝贺的信件
  • 43、符信: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统称。 凭据。
  • 44、家信:(1)往返家中的信函
  • 45、征信:意思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出自《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其中,"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
  • 46、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
  • 47、贵信:1.尊重和信任。
  • 48、敬信:(1)尊重崇信
  • 49、便信:感到便利而信从之。
  • 50、韩信:(?-前196)西汉军事家。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参加项羽部队,因不受重用,改投刘邦,被拜为大将军。楚汉战争中,刘邦采纳他的建议,攻占关中。刘邦、项羽在荥阳相持时,他率军袭击项羽侧翼,占据黄河下游地区。后被刘邦封为齐王。公元前202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击灭项羽。楚汉战争结束后,被解除兵权。后被吕后设计诱杀。
  • 51、黑信:匿名信。
  • 52、执信:秉持信义。
  • 53、的信:1.确实的消息。
  • 54、竺信:深信;忠实地信仰。竺﹐通"笃"。
  • 55、忠信:忠诚信实。
  • 56、寄信:1.递送书信。2.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
  • 57、考信:1.谓查考其真实。语出《礼记.礼运》:"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
  • 58、麦信:江·淮间指农历五月的信风。
  • 59、保信:确保守信。
  • 60、合信:1.应验之符瑞。2.谓诚信如四时运转之准确无误。
  • 61、亲信:(1)十分信赖 (2)忠于自己的人
  • 62、鸿信:指书信。
  • 63、溺信:犹迷信,笃信。
  • 64、雅信:1.素来的信任。
  • 65、德信:恩德与威信。
  • 66、起信:1.兴信。起而申说。2.佛教语。谓产生相信正法之心。3.泛指产生信仰或信任。4.佛书《大乘起信论》的省称。5.犹起汛,潮汛始发。
  • 67、秧信:谓可插秧的信息。
  • 68、孚信:信用;信誉。
  • 69、话信:口信。
  • 70、怀信:1.怀抱忠诚。
  • 71、践信:践言,守信。
  • 72、遣信:1.犹传信。
  • 73、喜信:1.唐代进士及第的家报。2.谓吉庆事情的先兆。3.泛指使人高兴的消息。4.指怀孕。
  • 74、乡信:家乡人或家人的信。
  • 75、置信:(1)给予信任;加以相信
  • 76、背信:(1)背弃信用
  • 77、恩信:1.恩德信义。2.犹宠信。
  • 78、活信:可以旋转的机关枢纽。
  • 79、梅信:1.指梅雨开始的信息。2.梅花开放所报春天将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 80、晓信:明白,了解。
  • 81、诞信:1.虚假和诚实。
  • 82、秋信:秋季到来的信息。
  • 83、書信:(1)信
  • 84、委信:委任信赖。
  • 85、月信:月经。按月而至﹐如潮有信﹐故称。
  • 86、村信:1.谦词。谓愚诚。
  • 87、国信:1.国家的威信。2.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3."国信使"的省称。4.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 88、期信:约定的时间。
  • 89、诎信:屈曲与伸舒。术语。腿部柔和诎信练习
  • 90、讨信:1.打听信息。
  • 91、通信:(1)相互之间交换信件;用书信反映情况
  • 92、头信:爽性;索性。指每年潮汛来时头批捕捞获得的。
  • 93、讬信:托递书信。
  • 94、小信:小事情上的诚信;在小节上拘泥守信。 江海规律性的轻微涨水现象。
  • 95、江信:谓江水定时涨落。
  • 96、谨信:恭谨诚信。 谓郑重地盟誓以示信任。
  • 97、送信:递送信件。引申为传递消息。
  • 98、探信:1.打听消息。2.情报。
  • 99、確信:(1)确切的消息
  • 100、推信:推重信服。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信组词,信的组词,信字怎么组词,信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信字组词的组词,其中信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信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00个,信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拼音 xìn,shēn 注音 ㄒㄧㄣˋ,ㄕㄣ,
笔划 9 繁体
五笔 WYG 五行

基本释义

信〈形〉(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同本义信,诚也。——《说文》有诸已之谓信。——《孟子》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信誓旦旦。——《诗·卫风·氓》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真实,不虚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其事信。——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动〉相信;信任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不自信。——《战国策·齐策》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犹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笑而不信。——宋·苏轼《石钟山记》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守信用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信义著于四海。——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住宿两夜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证实;应验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知晓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又如:信道(知道;料道)〈名〉信约;盟约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符契;凭证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越绝粮,使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又如:信使(使者)通“讯”。音讯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函使报信。——清·袁枚《祭妹文》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姓〈副〉放任;随便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果真,的确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信知生难恶。——唐·杜甫《兵车行》信造化之尤物。——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